文档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在身体各个器官发病,但多发于肺部。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如果喷嚏掩口鼻、不随地涂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如果咳嗽、咯痰 2周以上,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结核菌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存?有哪些方法可以杀灭结核菌? 结核菌的生存力较强,在室温和阴暗处,干燥的痰内的结核菌可以存活 6-8 个月,粘附在飞扬的空气尘埃中的结核菌可以保持传染性 8-10 天。结核菌一般对低温比较耐受,在-6℃左右可以存活 4-5 年。结核菌对于干热比较容易耐受,在阳光下曝晒 2-7 小时,或 100 ℃下需 4-5 小时,结核菌才能被杀灭,结核患者用过的东西,可以放在强阳光下直晒半日, 基本上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而当湿热情况下,结核菌更容易被杀死,在 60℃ 30 分钟,或 70℃10 分钟, 80℃5 分钟及 90℃1 分钟,就可以杀死结核菌,因此煮沸和高压蒸汽消毒是最有效的杀灭结核菌的方法。暴露的结核菌在与 70% 的酒精接触 5-30 分钟后可以被杀死,因此可以使用酒精来进行皮肤消毒。此外,常用的“84”消毒液,用 % 的浓度, 15 分钟可以杀死结核菌。但是如果结核菌是混在痰液中的,则酒精或 84 消毒液的效果不佳。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人就一定会得肺结核吗? 并非所有接触者肺结核的患者的人都会得肺结核病。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要看这个肺结核患者的痰中是不是会带有肺结核菌,有一部分患者是不带有结核菌的(称为“菌阴肺结核”),他们没有传染性; 其次,既使患者的痰中带有结核菌,也要看你接触时吸入的结核菌的量有多大;距离近或者患者正在咳嗽、打喷嚏时,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吸入更多量的结核菌,因此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一个人,无论自己是不是肺结核患者, 如果要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应该尽可能转过头去,并用手或纸巾捂住口鼻,以避免传染别人; 第三,既使你已经吸入了比较大量的结核菌,也还需要看你自身抵抗力的高低;如果你的抵抗力够高,可以抑制结核菌在体内的繁殖,并杀死它们,而如果抵抗力不高,则结核菌会大量繁殖生长,对肺部造成破坏,形成肺结核。因此, 一些抵抗力较低的人,如老年人、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抵抗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都更容易患上肺结核。怎样预防结核菌的传播? 传染病的流行与三个生物学环节密切相关,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阻断任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疾病得到控制。但是,结核病在此三个环节中, 均具有其特殊性,这使得结核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困难。首先,如果对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即使人群对导致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普遍易感,但如果能够发明一种疫苗,使得接种了疫苗的人通过疫苗对于人体的刺激, 使得人体产生对于这种疾病的抵抗力,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对人群的预防与保护作用,也可以阻止疾病的流行。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结核杆菌还没有发明出一种能对全人类所有人群都有很好保护作用的疫苗。我国将卡介苗确定为新生儿的法定接种疫苗,它对于婴幼儿有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预防婴幼儿患结核病脑膜炎一类的非常严重的结核病。但这种抵抗力维持的时间不够长,一般儿童到 15岁以后,疫苗就不再能起到保护性的作用。其次,对于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