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略谈嵇康和以他为首的竹林七贤.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略谈嵇康和以他为首的竹林七贤.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7/2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略谈嵇康和以他为首的竹林七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略谈嵇康和以他为首的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魏晋之际的一个名士集团,他们曾经在嵇康山阳(今河南修武县)别墅的竹林里聚会,由此得名。嵇康不仅是聚会的东道主,也是这小团体的核心。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孙盛(302―373)《魏氏春秋》云:“(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按:当作“内”)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后《世说新语?任诞》又说:“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这样看来,“竹林七贤”的首席专家乃是嵇康(字叔夜,224―263),他和阮籍(字嗣宗,210―263)、山涛(字巨源,205―283)构成七人小组的第一方阵;比他们年轻一些的其余四人则为第二方阵。
  他们聚会的主要地点即嵇康之山阳别墅旁那一片著名的竹林。《水经注》卷九“清水注”谓嵇康旧居在长泉水侧;“长泉水出白鹿山,东南伏流,径十三里,重源浚发于邓城西北,世亦谓之重泉也。又径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
……向子期所谓‘山阳旧居’也。后人立庙于其处。庙南又有一泉,东南流注于长泉水。郭缘生《述征记》所云‘白鹿山东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旧居,以居时有遗竹焉’,盖谓此也”。数年前我曾到河南省修武县去凭吊先贤,但见那里仍有一小块竹林,只是颜值不高,或者干脆说有点憔悴。许是今日那里的气候与当年不同,已经不大适宜竹子生长的缘故。
  嵇康先世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谯郡■县(今安徽宿州西南);其父追随曹操,充当“督军粮,治书侍御史”(《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嵇氏谱》),其长兄亦在曹氏手下当过官。嵇康凭着父兄的地位,更加上“幼有奇才,博览无所不见”(《文选?琴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少年得志,得以与魏宗室通婚,成为穆沛王曹林(一说其子曹纬)的女婿,并凭借这一身份“迁郎中,拜中散大夫”(《世说新语?德行》“王戎云”条注引《文章叙录》)。
  中散大夫是一荣誉性的散官,没有什么实际的公务。当时曹魏政权业已相当衰败,司马氏自立门户的形势日渐明朗,正始年间(240―249)两个权力中心(曹魏皇室、司马氏)并列的局面使许多人无所适从,隐逸成了若干士人的首选道路。嵇康正好以官?橐?。养性服食、弹琴咏诗、高谈玄理――嵇康的生活内容如此。“七贤”中唯有潇洒出尘而又具有经济实力的嵇康,有条件成为诸贤置酒高会的核心人物。
  七贤结为林下之游大约始于正始中叶,到正始十年(249)高平陵之变以后团体解散;此后只剩下嵇康、向秀,加上一个吕安,仍然坚持原先的生活状态未变。到景元四年(263),阮籍去世,嵇康、吕安被杀,向秀失图,林下之游的流风余韵即告完全结束。 二
  林下之游的主要内容是饮酒和清谈,每次的参加者可能是七贤的全部或部分,也有七贤以外的熟人如吕安;绝没有外人。七贤的善饮,史籍中多有记载,刘伶作有假戒酒的《咒辞》(见《世说新语?任诞》),更有《酒德颂》(曾录入《文选》卷四十七),称酣饮的妙处在于“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俯视万物,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