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第4篇第3章—计算机控制—正常槽电阻控制要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9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4篇第3章—计算机控制—正常槽电阻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7/26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4篇第3章—计算机控制—正常槽电阻控制要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 梢电阻控制(极距调节)
槽电阻控制常被分为正常电阻控制 (称常态极距调节)和非正常电阻控制两 类。正常电阻控制的目的是,当槽电阻处于允许自动调节的正常范围内时, 控制
系统用阳极移动的手段将(正常态的)槽电阻控制在目标控制区域内,从而达到 维持正常极距和能量平衡的目的。
不言而喻,当槽电阻异常(例如 AE发生、电阻越限等)、或者有进行正常 电阻控制的限制条件(如出铝、换极等人工操作工序的预定)时,计算机仅记录 和输出有关警告信息,或者只进行本项中的解析而不进行本项中的调节, 或者转
入专门的监控程序。
正常电阻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程序
图3-1常规电阻控制的原理示意图
提升阳极
常规控制方法是将槽电阻维持在以人工设定值(目标值)为中心的非调节区 内(即目标控制区域内)。如图3-1所示,如果电阻超出上限,则下降阳极;反 之若电阻低于下限,则提升阳极。 电阻升、降调节一般均是以将电阻调节到设定 值为目标。
上限
目标值
下限
正常电阻控制的基本程序如图3-2所示。

图3-2 正常电阻控制的基本程序
( 1)确定槽电阻目标控制区域
目标控制区域(或称非调节区、 “死区” 、 “不感区” )是一个以目标控制电阻
为中心,带有一定上、下限的区域。
在生产现场, 目标控制电阻的基准值是由人工以电压值给定的 (而不是以欧
姆值给定的) ,因此常被称为设定电压。为了使量纲配套,现今的控制系统多采
用“正常化槽电压”来表示槽电阻(该定义已在本篇第二章“信号采样与槽电阻
计算”中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由于正常化槽电压与槽电阻具有相同的内涵,因
此下面的讨论依然简称为槽电阻。
每台电解槽的设定电压一般都通过计算机站的操机员来给定 (若由电解工通
过槽控机按钮来设定与修改,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漏洞) 。上位机的菜单中有专门
的槽电阻参数设定菜单, 可以针对单台电解槽进行。 菜单中至少包含用于确定电
阻目标控制区域的三个参数,即设定电压(目标控制电阻的基准值) 、电压上限
和电压下限。电压的上限与下限的取值一般是:设定电压土 20〜30mV。对于电
压波动较大的电解槽, 可以再适当放宽范围。 如果企业已经规定了正常电解槽的
电阻目标控制区域宽度,那么只要给定设定电压即可,控制系统会采用默认 (或
沿用先前已设定的)控制区域宽度,即自动确定上限与下限。
控制系统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会对电阻目标控制区域自动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
如在严重电阻波动 (即电阻针振或摆动)发生时或消失后的一定时间内、 出铝或
阳极更换后的一定时间内,控制系统添加一个修正项(称为附加电阻)到目标控
制电阻上,用算式表达即为:
R 目标 =R 设定 +R 波动 +R 出铝 +R 换极
对于将电阻波动分为电阻摆动(低频噪声)与电阻针振(高频噪声)分别进
行解析的控制系统, R 波动 可能被分解为( R 针振 + R 摆动 )两项。
( 2)计算平滑槽电阻(槽电阻低通滤波)
正常电阻控制所采用的槽电阻不是原始的采样电阻, 而是经过低通数字信号
滤波去除了采样电阻中的电阻针振与摆动后所得到的滤波电阻,或称平滑电阻
(详见本篇第二章“槽电阻的滤波与噪声解析” ,平滑电阻相当于 图 2-2 中的低
频信号) 。换言之,正常电阻控制是以平滑槽电阻作为判断和调节依据的。
( 3)检查是否需要进行阳极移动
若于某一解析周期中发现该周期中的平滑槽电阻在选定的目标控制区域外,
则确认需要进行阳极移动。
(4)检查是否有阳极移动(或阳极下降)的限制条件
这是在决定实施正常电阻控制(即调节极距)前的进一步检查。 若有限制条
件则不指示阳极移动。例如,在下列情况下不进行阳极移动:
检测到禁止电阻调节的各类标志(如停电标志、停槽标志、停止电阻自 动控制的标志等);
其他解析与控制模块设置的标志表明需要停止电阻调节(例如下料控制 模块设定了 AE预报加工标志;下料控制进入氧化铝浓度校验关键阶段, 为防止阳极移动对电阻跟踪的干扰,可能在电阻偏离目标控制区不大的 情况下请求暂停电阻调节);
阳极移动执行机构故障;
上一轮电阻调节有异常且目前尚未恢复;
当前电阻或系列电流出现了异常(如电阻越限、系列电流越限、 AE电
阻等);
处于“电阻调节的最小间隔时间”之内,即当前时刻距上一轮电阻调节
的时刻未超过设定的电阻调节最小间隔时间(或称“最小 RC周期”),
但一般处理电阻大幅度偏离目标控制区域、或处理 AE后的低电阻时不 受此限制。设置该限制条件的目的是防止电阻调节过于频繁,以免影响 氧化铝浓度控制和槽况的平稳性。
在有些条件下,控制系统不限制阳极上升,但限制阳极下降,例如:
安排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