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何首乌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 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一、形态特征及鉴别 1. 形态特征何首乌为多年生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 2-4 米, 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叶:卵形或长卵形,长3-7 厘米,宽2-5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 -3 厘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 长 3-5 毫米。花: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 厘米,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 2-4 花;花梗细弱, 长2-3 毫米,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 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 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 直径 6-7 毫米;雄蕊 8,花丝下部较宽;花柱 3,极短,柱头头状。果:瘦果卵形,具3棱,-3 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 8-9 月,果期 9-10 月。 ①性状鉴别块根纺锤形或团块状,一般略弯曲。长5-15cm ,直径 4-10cm 。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纵沟和致密皱纹,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②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红棕色物质,皮孔可察见。韧皮部较宽,散有异型维管束即复合维管束,另一种为单个的维管束,均为外韧型。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块根的中心为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③粉末特征棕色。,单粒呈类球形、盔帽形或三角状锥形,直径 4-50 μm, 脐点呈人字状、星状、弧线状或点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直径 6-51 μm,由 2-9 分粒组成。,直径约 80μm,偶见簇晶与较大的类方形结晶合生。 17-178 μm;另有细小的网纹导管。④理化鉴别 a. 取本品粉末约 ,加氢氧化钠溶液( 1-10 )10ml ,煮沸 3min ,冷后滤过。取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乙醚,振摇,醚层应显黄色。分取醚层 4ml ,加氨试液 2ml ,振摇,氨液层显红色。(检查蒽醌化合物) b. 取本品粉末约 ,加乙醇 5ml ,置水浴中煮沸 3min ,不断振摇,趁热过滤,放冷。取滤液 2 滴,置蒸发皿中蒸干,趁热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液 1 滴,即显紫红色。(检查甾醇类) c. 薄层色谱:取生何首乌粉末 5g(40 目),用 95% 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制成 :1 的浸膏供点样用。另以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为对照品。分别点在硅胶 G-CMC (硅胶 G300 目以上)板上,以氯仿-甲醇(80:20)展开,展距 10cm 。取出晾干,在可见光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