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羊楼洞:欧亚万里茶路寻源.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羊楼洞:欧亚万里茶路寻源.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21/7/2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羊楼洞:欧亚万里茶路寻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羊楼洞:欧亚万里茶路寻源
  母亲带回一块老纸包的砖茶,纸的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川”字,打开后青色的茶砖裸露出来,表面凹陷处也形成一个“川”字,似有淡淡的清香溢出。父亲用斧头向茶砍去,丢一小块在茶碗里,母亲端起茶碗将深红色的茶汤一饮而尽,完全不似南方人品茶的样子。无怪母亲喝茶这样豪爽,这青砖茶原本是北方少数民族和蒙古、俄罗斯人的特供饮料,原产自湖北赤壁附近一个名叫羊楼洞的镇子,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是历史上欧亚万里茶路的起点之一。
  石板街上的国际名牌
  夏天的乡村格外美,道路一边是接天的荷叶,一边是无垠的稻田,微风拂过,荷花的清香夹杂着稻花的香甜,让人沉醉。路过赵李桥镇青砖茶厂时我们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向深山挺进。1953年,身为鄂南南大门的赵李桥开通了铁路,为了便于运输茶叶,国家决定将羊楼洞的青砖茶茶厂迁至赵李桥。又走了大约三四公里,路过一个“老知青青茶厂”的牌子,老乡告诉我们这里已是羊楼洞地界,很快,我们在岔路口发现了新的标识:羊楼洞石板街。
  如今的羊楼洞由石板街一分为二:街外是新农村,二层小洋楼随处可见,门前罗马柱,门外贴瓷砖,村民们有的打麻将,有的闲聊天,和我想象中的羊楼洞大相径庭;穿过石板街,便如同穿越到晚清民国时候,刚才略感失望的情绪一挥而散。
  石板街很窄,只有约两米宽,街两边是典型的鄂南建筑,格局都差不多,第一层用青砖砌起,第二层用木头搭起阁楼,门窗均由一排长木板拼成。我们走进石板街时正值清晨,居民们纷纷打开门窗。打开木板门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屋内先有一阵徐缓的脚步声,随***板吱嘎一声,门上出现一条宽20公分左右的缝隙,第一块门板被卸下来了;一位老太太从门内伸出脑袋左右看看,接着响起一连串吱吱嘎嘎的声音,整个过程足有一分多钟。开窗也是一样。那位老太太这才搬出一把竹椅,慢慢躺下,摇着蒲扇,眯起双眼。
  清晨的微风吹过,老太太头顶上的茶幌子一阵摇曳。我透过大门往里看,发现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三玉川”,原来这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字牌青砖茶作坊。“川”字招牌鲜有国人听说,但是在中亚、东欧各国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那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这‘川’字招牌,他们用三只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老太太边说边比划,就好像她亲自到俄国贩卖过茶叶一般。
  太阳越升越高,石板街上的“茶庄”陆续开门迎客,大德通、长裕川、天顺长、聚兴顺、德巨生……长仅一公里的石板街,大小茶庄竟有48家,这还仅仅是经过历史考证能查到名字的,未能留下名字的茶庄更是不计其数。石板路上老板车来来往往,我一瞬间竟以为是当年运茶的车队。
“羊楼洞的茶不是用板车拉的,是用线车运的。”茶庄的老伯感叹道,“像这样的石板街羊楼洞原来有五条,这些年,人走了,房子拆了,老街就只剩下这一条了。那车上拉的全是老茶号快要烂掉的木头。”
  36本老家谱
  出发前往羊楼洞时,父亲特意交给我一本雷氏宗谱,说我们和羊楼洞当年开茶坊的雷姓商人是同一宗,后来因为迁徙、动乱等各种原因,渐渐失去了联系,现在当地的雷氏后人正准备重新修订宗谱。在老街喝够了茶、聊够了天,我们便起身前往“雷氏宗祠”。
  这座祠堂共有三进,进入铁门,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沿着台阶穿过二层楼间的过道,出现一个别致的小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