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让不靠谱变得靠谱.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不靠谱变得靠谱.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 2021/7/2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不靠谱变得靠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不靠谱变得靠谱
   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之称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28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小科学家带来了21个参赛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二学生姚悦凭借“光学计算机算法研究项目”摘得计算机科学类最佳奖。
  “不靠谱”的“光学计算机”捧回国际大奖
   很多人不知道,姚悦此次的获奖项目“光学计算机”曾是一个差点被众人抛弃的“不靠谱项目”。在最早的全国选拔阶段,他的项目曾一度因“想法太过奇特”“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被专家团队搁置;与他一起筹备该项目的另两名合作者也因为“对项目没信心”而退出。
   计算机通常是用电子器件模拟出“0”和“1”;而在姚悦这里,数字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模拟,用光的混合代表加减乘除,只要读出混合后的光色,就能知道运算结果。至于光进行混合的速度,姚悦曾到一个知名光学实验室实测过,却被告知,“光的混合不需要时间”。
   这一奇特的发明,未来或将改变世界――用光模拟数字制作出的计算机,其运行速度可达到现有电子计算机的数百倍。
   “我就是想研究下这个课题,纯兴趣,能不能参加比赛无所谓。
”姚悦告诉记者,无论能否参加比赛,他都会进行这项研究。后来赴美比赛时,他还运用自己设计出的“光色叠加实现三进制运算的新方法及其数学证明”原理,亲手制作了一台光学计算机原型,获得计算机学科全球第一名的成绩。而这台计算机只是一些装在一个透明盒子里的简单设备,没有一个元件超过100元,整体成本不超过2000元。
  不是“学霸”,不上补****班
   姚悦从不承认自己是学霸。“别说我是学霸,我不是。”他的父亲姚炜也说:“他哪儿是什么学霸啊?”
   姚炜是一名交通警察,妻子是物业公司的一名职员,两人的第一学历都是高中毕业。直到今天,夫妻俩对孩子正在研究并获得国际大奖的项目都说不太清楚,“都是他自己弄的,我们都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在父亲的眼中,姚悦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从小到大,跟成绩拔尖的“学霸”向来没什么关系,“成绩只能算是比较好,肯定不是最好的。”
   他清楚地记得,儿子在小升初时,除了跑步,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姚悦在小学五年级时,参加西延安中学的测试,跑了一趟60米、一趟400米后,因成绩不错被这所重点中学录取。
   和其他孩子一样,姚悦也喜欢看电视、玩游戏,父亲每天给他从事上述两项娱乐活动的时间是各一个小时。与大多数学生家长相比,姚爸爸最大的不同就是
――淡定。从小学到高中,他从未主动给孩子报名参加过任何课外补****班。
   小学一年级时,姚悦就被赋予了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自主选择权。那时流行念剑桥英语,学校每周额外上一个小时的剑桥英语课,后来又增加了一堂澳大利亚英语课。姚悦认为这两种课程有冲突,因此他决定放弃后者。
   初三时,姚悦有一次物理考得很差,他信心受挫找到父亲,说想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去补课。姚炜听后,还反过来劝儿子,“偶尔几次成绩差些能代表什么呢?周一到周五能学好的东西,为啥非得在周六、周日加班学?你只要把课堂上要学的学好就是了。”
   与学业上的“低要求”相比,姚炜在生活上却对孩子要求颇高。小学时,他要求孩子每周游泳一次;初中时,他要求孩子练****长跑;到了高中,他就让孩子双休日、寒暑假自己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