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诗词论文〗诗家语”初涉浅缀.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论文〗诗家语”初涉浅缀.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7/2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论文〗诗家语”初涉浅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论文〗诗家语”初涉浅缀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诗家语”初涉浅缀


诗家语一说,见于南宋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卷六:“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奏罢《长杨赋》”,平铺直叙、过于直露,是散文的修辞方法。“奏赋”,增加了动作,赋予了形象,是诗词的修辞手法。诗和散文的区别,清代吴乔在《答万季埜诗问》里,作了较为形象的比较:“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这里精辟地阐明了诗家语的内在涵义,它既包含诗词的语法特点;也涵容意象的表达技巧;还兼有与它种文学语言的区别。我们现在所说的
“诗家语”,更多的出于对平白、直露、浅显诗词语言的对照和要求。
讲诗家语,离不开诗词的特点。诗词的特点,必然要求有特殊的语法方法来表达。王力在《诗词格律》中说:“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所以研究诗家语,应当首先明白诗词的特点。诗词的特点,前人在众多的诗话中涉而再涉、述之又述,已经十分全面、深入、缜密、准确。综观前人论述,诗词的特点尤为紧要的有:
一是含蓄性。袁枚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含蓄是诗词与其它文体的主要区别,也是诗词价值的核心取向。中华民族含蓄的特质,往往寄寓于中华文化,而尤以诗词为胜。对诗词含蓄这一特点的探究,古代一些著名诗人都有精当的见解。如 “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思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如“读之者尽而有馀,久而更新”等。概而言之,“含蓄就是用极少量的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去遥指天外,给读者以想象的无限广阔的空间。”可以说诗愈隐而不露、意在言外,其味愈浓郁强烈。诗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是诗词含蓄性的生动诠释。
诗词的含蓄性,决定了诗家语是含蓄的语言。诗词是否具备含蓄性的关键,是作者的立意和格调。立意精巧、格调高雅,诗词的含蓄品质就有了内发潜力。这种内发潜力凭借娴熟的修辞技巧,诗词的含蓄性就有了保障,诗家语也会得以充分展现。我们所说立意和格调,就是古人所称的物象和意格。物象为骨、意格为体。宋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里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苟无意与格以主之,才虽华藻,辞虽雄赡,皆无取也。”将意象寓于景物,景物描述浸润意象,写出的诗词必然具有含蓄性。请看《黔诗新咏》中田兵的“月满碧山”:“八月桂香南岭秋,清辉月满碧山头。芦笙农舍传丰讯,苗舞侗歌古梁州。”此诗立意澹雅、格调清朗、文字隽秀,读后使人浮想联翩。作者对苗乡侗寨的深切眷恋,寄寓于中秋的景物描述。“桂香南岭”交待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月满碧山”描述了迷人的侗乡月夜;“芦笙农舍”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