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南盘江镇民族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 录
HYPERLINK \l "_Toc471119248" 第1课 聚聚散散 3
HYPERLINK \l "_Toc471119249" 第2课 点的魅力 7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0" 第3课 “五谷”作画 9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1"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12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2" 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 14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3" 第6课 色彩的渐变 471119253 \h 17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4" 第7课 色彩的情感 19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5" 第8课 我画的动漫形象 23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6" 第9课 对称的美 26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7" 第10课 那一刻的我 29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8" 第11课 走进春天 33
HYPERLINK \l "_Toc471119259" 第12课 平凡的美 35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0" 第13课 吹塑纸版画 37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1" 第14课 藏书票 39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2" 第15课 设计文化衫 41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3" 第16课 千姿百态的帽子 45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4" 第17课 会游的玩具 48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5" 第18课 电脑美术---笔刷画画 50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6" 第19课 光的魅力 _Toc471119266 \h 52
HYPERLINK \l "_Toc471119267"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54
第 页 共 52页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
第 页 共 52页
第 页 共 52页
第 页 共 52页
第2课 点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