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先秦历史散文.ppt

格式:ppt   大小:92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先秦历史散文.ppt

上传人:相惜 2021/7/28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先秦历史散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先秦历史散文
《尚书》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1
精选可编辑ppt
第一节 《尚书》与《春秋》
我国散文的源头—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一、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尚书》
1、《尚书》释义:
意即“上古的历史”。它主要记录上古时期的誓、命、训、诰等历史文献。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2
精选可编辑ppt
2、《尚书》的流传:
据说原有100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29篇(后亡佚1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的烂墙壁里发现用先秦时的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称为古文《尚书》,这16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5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58篇,称伪古文《尚书》。这个本子流传了一千多年,到清代学者才论证了是伪作。
《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过的这种古文《尚书》。
3
精选可编辑ppt
3、《尚书》的内容
记录的是王公的训诰与政令。
如:《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尚书·无逸》通篇以“无逸”为发言的纲领,开启了战国时期诸子论文“据题抒论”的先路。
4
精选可编辑ppt
4、《尚书》的艺术特色:
(1)、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章汇编。其中所用语言同秦汉时的古汉语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远,传写讹误,十分艰涩难读。韩愈谓之“佶屈聱牙”(《进学解》)。
(2)、抛开文字的障碍不谈,在情感的表达上,其实是朴素而简要的。如“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有惟艰哉!”又如“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以尚一人之庆。”(《秦誓》)
(3)、对于后人来说,古奥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质朴自信,又显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书》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
《尚书》真正标志了散文的形成,代表了我国最初阶段散文表达的水平。
5
精选可编辑ppt
二、《春秋》
1、《春秋》释义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记载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用了一万七千多字。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
6
精选可编辑ppt
2、“春秋笔法”与“春秋三传”
“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文字相当简约,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或“微言大义”。如同样写战争,就有伐、侵、战、围、入、灭等不同的字眼: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两兵相接曰战,环其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毁其宗庙社稷曰灭。同样***,又有杀、诛、弑等区别:杀无罪者曰杀,杀有罪者曰诛,下杀上曰弑。孔子借此以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褒贬。
“春秋三传”:解说、阐发《春秋》的主要有三部书,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则重视历史故事,用事实来补充、说明《春秋》。
7
精选可编辑ppt
3、 《春秋》一书的影响
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
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
《春秋》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所以文学家从中体会到了遣词造句应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
8
精选可编辑ppt
三、《左传》
1、《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是为了传授《春秋》而编写的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春秋》是最简要的历史大事记,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则详细记载其本末及有关逸闻趣事。
9
精选可编辑ppt
2、《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但对此,唐代以后颇有人怀疑。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的作品。
10
精选可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