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三下册历史课本知识点
【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下册历史课本知识点,仅供大家查阅。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
(1)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军备战,公开吞并奥地利,却没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抵抗和制裁,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2)参加国及首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法(达拉第)、英(张伯伦)。
(3)内容:签署《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4)后果: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含义: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侵略,以维护自身利益,换取暂时和平与安全的政策。
(2)后果:①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②直接后果: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最终也损害了西方大国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根本原因:帝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大战加速器:英法等大国采取绥靖政策。
(1)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初期战况
①英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亡国。
②1940年4、5月间,西欧和北欧溃败;6月法国投降。
③英国遭到德军空袭,邱吉尔带领英国人民顽强抗拒,但损失惨重。
(3)败亡原因:绥靖政策的影响、战术思想陈旧、各自为战。
(1)标志: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2)主要战役:莫斯科战役,德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大失败。
(1)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
(2)概况: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3)影响:二战达到规模。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美、英、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2)目的: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3)参加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4)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5)意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
(1)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2)参加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3)地点:苏联雅尔塔。
(4)内容(主要决议):
①德国战败后由美英苏实行分区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