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方振宁眼中的伊东丰雄.docx

格式:docx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方振宁眼中的伊东丰雄.docx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8/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方振宁眼中的伊东丰雄.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方振宁眼中的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拒绝风格者终被承认”
 
“真快。刚听说消息正式公布了。”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建筑师张永和刚在微博上转发大奖的最终结果,71岁的伊东丰雄立即成为建筑界最热门的话题。
 
“我十几年前就认识伊东丰雄,也采访过他。”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在得知消息后,感叹“拒绝风格者终被承认”,“伊东丰雄获奖是众望所归的,也是应该的,他确实做了很多贡献。他引导建筑,把建筑的眼光投向一种新的时尚、新的样式,而且一直引导潮流。他最大的特点是不停留在一种风格上,他从不认为要坚持做一种东西,每当有新的科技、新的感觉出现时,他总是把这些东西通过建筑表现出来。”
 
“他影响了世界上不知道多少建筑师。”方振宁说,2010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妹岛和世,正是出自伊东丰雄的建筑师事务所。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们将伊东丰雄称为“永恒建筑的缔造者”,赞许他大胆开辟新的路径,“他的建筑作品里充满了乐观、轻盈及喜悦,又同时具备独特性与普遍性。”
 
“他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但在这种柔软里面,有一种非常刚强的东西。”2009年9月,伊东丰雄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方振宁听完讲座后,又主持了一场伊东丰雄与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晚餐对谈,“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建筑师。有的设计师可能作品不错,但缺少人格魅力。我觉得在普利兹克奖的获奖建筑师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伊东丰雄这样的双重魅力。”
 
表达挫折感的介质
1941年生于韩国汉城(今首尔)的伊东丰雄,30岁才建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从小热衷玩棒球的他承认,年轻时对建筑并没什么太大兴趣。与伊东丰雄同年出生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年轻时也痴迷拳击,靠后天自学走上建筑师之路,比伊东丰雄早一年成立建筑师事务所。如今,两位看似起步过晚的建筑师,已经分据东京、大阪,被称为日本建筑界的“关东关西双雄”。
 
两位建筑师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1962年,安藤忠雄用拳击比赛获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和非洲并自学建筑,游学历程长达7年,以一种游击队式的方式生长。伊东丰雄没有离开日本,直接进入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即就职于菊竹建筑师事务所,沿袭日本建筑传统。
 
方振宁把一批出自菊竹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称为“菊竹流”,“看看菊竹清训和他那些追随者的业绩,就知道菊竹是一位导师。日本的建筑人和媒体人在上世纪70年代主推丹下健三,认为他是日本民族风格代表。但谁也没想到,1965年最先进入菊竹清训事务所的伊东丰雄继承了菊竹的衣钵,1971年自立门户。”
 
伊东丰雄开始建筑师生涯的年代,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泛滥的高潮时期。高能耗、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巨型建筑在国际建筑界兴盛,丹下健三的一些作品也依循这股风潮。伊东丰雄却离开东京这种大城市,在村庄乡镇建造一系列小住宅建筑,从这时候开始,伊东丰雄已经显现出他的建筑理念——建筑要与每块基地独特的自然特征统一起来,要以生活为基础。
 
“建筑不是目的,而是确认我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伊东丰雄曾说,他之所以进行建筑创作,是将建筑作为媒介来阐述他对当代社会的理解。城市和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会令他生出一种挫折感,建筑则是他表达这种挫折感的介质。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竞争力增强,甚至威胁到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经济全盛期,日本的建筑更新速度飞快。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