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1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
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
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
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
归,游历与于吴越。这首诗
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
的一首干谒诗。
孟浩然(689-740)
作者简介
.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写作背景
.
3
干谒,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
干谒诗的文思情采最能看出作者的风骨、人格。有的满篇卑躬屈膝,奴颜媚骨;有的满篇叫苦不迭,乞人怜悯;也有的自命清高,恃才傲物;
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则写得情采飞扬,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含而不露骨,实为干谒诗的精品。
关于“干谒诗”
.
4
注音
混(hùn)
楫(jí)
蒸 (zhēng )
(xiàn )
羡
易错字
涵
蒸
楫
羡
涵虚:  济:  端居:  耻:  坐观:
指水映天空。
渡过。
闲居不仕。
有愧于。
旁观。
徒有:
空有、白白地有。
注释:
.
5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请大声朗读
.
6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
首联不说天空倒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突出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
静景
.
7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波涛汹涌冲击着岳阳城。
“气蒸云梦泽”视觉感受
“波撼岳阳城”既是听觉感受也是触觉感受
颔联写出了洞庭湖的博大气势,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动景
.
8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正像)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济”:渡。双关语,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颈联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
.
9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垂钓者”喻居官位者。
尾联引典故设喻委婉表示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出仕。
旁观垂钓之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