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字文化研究
主讲:梁光华教授
汉字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大众化文化现象。汉字独具特色的字形、字音、字义,与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本节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析介绍汉字与民俗文化的不解之缘。
一、特殊的汉语词——中国民俗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
在汉语词语中,有一个颇为特殊的类别,如“心字头上一把刀”、“白水真人”、“丘八”……
显然,这些词语的特殊性在于,它们都是以特殊的汉字字形为依据而构成的:“心字头上一把刀”,其意为“忍”,而词语不过是“忍”字上“刃”(刀锋为刃)下“心”的构形描写;
“白水真人”表钱,古人称钱为“货泉”,“泉”可析为“白水”,货可析为“真人”,故此语的来源也不过是“货”、“泉”二字字形;而“丘八”乃“兵”的代称,更为“兵”字析形。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声语言是文字的来源。一般的情况是,每个文字产生之前,都有一个相应的词作为它的前身先存在。
然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情况似乎正好相反:汉字成了词语所由产生的渊源。当然,这一点正是这类词语特殊性的深层内涵,也正是本讲要向大家讲解的一个重要内容。
汉字成为汉语词产生的一个来源,这种奇特的语言现象的发生却并不是偶然的。从理论上说,词语来源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字虽然为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而产生,
而其一旦被造成,则构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又会对语言产生反作用,其中当然也包括对词语的塑造及促成,或者说形成词语产生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