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谈解析几何解题中设而不求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50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解析几何解题中设而不求技术.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7/31 文件大小:5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解析几何解题中设而不求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谈解析几何解题中的“设而不求”技术
什么是“设而不求” ?
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过圆外一点P(a,b)引圆x2+y2=R2的两条切线,求经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
按常规,应当先求切点的坐标,,而在通常情况下,解方程组牵涉到繁杂的计算,可不可以避免这一繁杂的程序呢?请看:
【解析】设两切点分别为A(x1,y1),B(x2,y2),则两切线方程分别为:x1x+y1y=R2,x2x+y2y=R2.
∵切线经过点P(a,b),∴ax1+by1=R2,ax2+by2=R2.
∵点(x1,y1),(x2,y2)适合方程ax+by=R2,∴所求直线方程为ax+by=R2.
在这里,我们用四个参变量x1, y1,x2 ,y2分别表示两切点A、B的坐标,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同样达到解题的目的.这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设参、消参以避免某些中间过程的计算,最终达到解题目的的手段,就是“设而不求”。
哪些问题可以实施“设而不求”?
【题1】椭圆 的弦被点(4,2)平分,那么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解析】设弦两端分别无A(x1,y1),B(x2,y2),则有

    
(1)-(2):  (3)
由条件:AB中点为(4,2),∴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评述】本解说明:当直线与曲线相交,若已知弦的中点而求弦所在直线方程,可以对其交点实施“设而不求”.
【题2】已知直线(0〈b<a且b∈Z)交于M、N两点,B是椭圆的上顶点,△BMN的重心恰为椭圆的右焦点,求椭圆C的方程.
【解析】设直线

但点M、N在直线
椭圆上顶点为B(0,b),且椭圆右焦点F(c,0)为△BMN的重心,
【评述】本解说明:当直线与曲线相交,若已知直线方程(或其斜率),而求曲线方程,可以对其交点 实施
“设而不求”。
【题3】 长为2的线段AB在抛物线y=x2上滑动,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A(x1,y1),B(x2,y2)为抛物线y=x2上两点,那么:
设AB中点为M(x,y),那么:
∴|AB|2=(x1—x2)2+(y1-y2)2=(1+4x2)(x1—x2)2=(1+4x2)[(x1+x2)2—4x1x2]
=(1+4x2)[4x2—4(2x2-y)]=4(1+4x2)(y-x2)
已知|AB|=2。∴(1+4x2)(y-x2)=1,所求点M的轨迹方程为:y=x2+。
【评述】本解说明: 当直线与曲线相交,若已知弦的长度,而目的是求弦中点的轨迹,可以对其两端的坐标实施“设而不求”.
【小结】按理说,解数学题避免不了‘求',其最终目的(不论是计算题还是证明题),都是要‘求'出最后的结果的.这里说的‘不求’,专指可以简化的解题中间过程,用‘设'去代替‘求'。
以上各例说明:在解析几何解题中,凡是与弦的中点或弦所在直线的斜率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实施“设而不求".但是, “设而不求”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它还大量应用于求弦的长度等中间过程之中。因而,它在解高考解析几何大题中大有用武之地,请看:
考场精彩
【题4】(高考题)P.。N四点都在椭圆上,F为椭圆在y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