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减少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建湖县中心幼儿园 吴晓霞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突然到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少压力。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幼儿必然会产生不安感,因此哭闹、情绪不稳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三岁左右的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来到幼儿园,情绪会很不稳定,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玩、拒睡、拒人、默默无语等等。这些表现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很多,从心理上分析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因恐惧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在新入园幼儿中具有普遍性,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幼儿初入幼儿园,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诸方面还不适应所造成的。比如: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教师、同伴给幼儿带来恐惧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使幼儿产生生活方面的不适应,担心无人照顾和帮助而引起的不安;因幼儿在家是独生宝贝,深受宠爱,入园后,见到这么多陌生的同龄人,不知如何去面对,出现交往方面的不适应,担心自己被欺负无人保护而害怕;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意妄为,这也会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等等。
因厌倦幼儿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入园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后。这是因为初来幼儿园时,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等他们感到不再新鲜时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引起其恋家的情绪而开始哭闹。
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入园时和离园前。表现为本来不哭的幼儿看到同伴在哭,勾起思念家人的情绪而苦闹。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尽快稳定幼儿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帮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呢?根据我园历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再结合本人的一些切身做法,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一、细心准备好入园前的家访工作——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度。
第一次家访时,老师们衣着得体,语气和蔼,态度亲切,在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生活习惯和脾气禀性的介绍后,老师要想方设法和幼儿来些亲密接触,如抱一抱、亲一亲孩子,和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言语交流,或者身边带上一、两本好看的图书和孩子一起看一看,说一说,目的就是要适当增加与孩子融合在一起的时间;同时此刻老师应该知晓幼儿在家里用的小名并尽量记住。接着老师再真诚地与家长进行下面的一些交流沟通:
——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相信班上的老师会向妈妈一样爱孩子,每次送孩子入园时要立即离开,不能拖泥带水。同时还要让家长懂得幼儿特定时期哭闹的正常性,并了解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家长正确对待,为幼儿入园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在离正式入园的这几天时间里,家长在家里要尽最大可能教会孩子这样一些技能:
※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
※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