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单元一《悲伤与快乐》活动反思
大港欣苑幼儿园 李洋
由于是整个《比比和朋友》课程的第一次活动,所以我做了以下的准备。来充分的让幼儿了解比比,喜欢比比,真正的想和比比和他的朋友做好朋友。
认识竹节虫比比,并且了解帮助孩子们了解比比。激发孩子们对比比课程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搜集了大量的竹节虫的形态的照片(从幼虫到成虫)和关于竹节虫的详细资料。而且也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关于竹节虫的资料,然后将资料带到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或者放到“比比小屋”一起共享。还准备了比比虫的玩偶放在“比比小屋”里供孩子们观察、触摸、玩耍。
这个准备环节在实施时很顺利,因为之前召开的关于《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家长会的缘故,家长对比比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配合时就显得非常默契,积极地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并将资料整理好转方便孩子带到幼儿园。。而且在认识竹节虫比比时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孩子们并没有问我“为什么竹节虫是害虫,我们要和他做朋友?”似乎孩子们的兴趣点全在竹节虫比比的外形和即将开展的比比活动上了。孩子们总是问我:“李老师,咱们什么时候能和比比玩啊,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比比的故事啊?”这一点让我很欣慰,说明这个准备环节成功的激发了孩子们对竹节虫比比的兴趣,对比比课程的向往。
学习比比歌和活动规则。
我们班孩子都比较喜欢音乐,平时在环节过度或者室内休整活动时我们大多数都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所以我打算只把音乐给孩子,让孩子们根据音乐进行舞蹈创编,创编出油门的舞蹈动作。这个准备环节的实施孩子们非常喜欢,很感兴趣。都积极的参与到创编当中,出谋划策,最后创编出一套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比比歌。
在学习比比活动规则时,我先出示活动规则的画报,好多孩子都认识活动中的字,自己根据字和图画就把活动规则学会。然后我又告诉孩子们加上动作。孩子们自己边说边加动作很自然的很快的就会学会了。而且我还在把活动规则运用到其他活动当中,孩子们也能在其他活动中按照比比规则要求自己。
介绍并制作比比标志
考虑到要凸显出比比课程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安全便捷这几方面问题我们以《比比和朋友》课程的的标志作为我们上比比课的标志做成胸针的样子便于孩子们佩戴。
活动反思:
我按照比比活动的流程先是一起唱比比歌,然后一起说活动规则。因为是第一活动就不用回顾上次内容,所以就直接讲故事。在讲故事时孩子们对“孪生姐弟”很感兴趣。孩子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孪生”,这时我就解释道:“孪生就是同一天出生,同一个妈妈生的,就叫孪生。可以是两个男孩或者两个女孩子或者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谁先出生谁就是姐姐或者哥哥。”有些孩子听了之后还是不太明白。这时我变想到了另一个词“双胞胎”,果然我把孪生换成双胞胎之后孩子们就都懂了,并且把自己知道的双胞胎说出来一起分享。所以说老师在活动中要灵活、变通把孩子不懂得、难懂的换成孩子容易接受的。
在讲到第三页第一段“庄老师真是个扫兴鬼!”时我正准备提出问题“泰加有什么感受?他为什么伤心?他为什么愤怒?”孩子们就发问了“李老师什么是扫兴鬼是什么?可怕吗?”“扫兴鬼就是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有人却做了不好的事情把高兴的事情破坏了,破坏的人就叫做扫兴鬼。”接下里孩子们对扫兴鬼很感兴趣,讨论了半天才结束,才回归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