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代诗歌品析
学习目标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从内容看,主要是诗词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能准确理解,并把握其形象意义;
从语言看,能理解诗词作品的语言,辨析不同作品的语言特点;
从表达技巧看,主要考查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
形象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语言
关键词句的理解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考题有两种形式:
给出意境,让考生判断锤炼选择词句
分析诗眼,展示意境,让考生感受情趣,领悟旨意
修辞手法的判断
一般看来,集中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考查形式:
修辞的艺术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Ⅰ)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抒情手段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赋、比、兴(创作方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
表达技巧(Ⅱ)
典故
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
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风格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豪放/婉约
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
意境
诗人的“情”与“理”
事物的“形”与“神”
思想内容
思想感情
情感类别(哀怨、欢快、离愁别恨……)
情感载体(杨柳、菊花、圆月、落叶)
内容主旨
涉及的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
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
时代背景、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