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目录(A-D类).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目录(A-D类).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6/6/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目录(A-D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 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 强化岗位聘任中学术评议的质量标准,学校决定进一步规范对国内外期刊的分类。本次期刊分类,将原来列为权威期刊的刊物细分为 A、 B、 C、 D 四类;核心期刊以下的刊物分为 E、 F、 G 三类,分别对应以往的核心期刊、正式期刊和非正式刊物。 A、 B、 C、 D、 E、 F、 G 七类刊物具体区分方法如下: 一、 A 类期刊主要依据 2006 年 ISIwebofscience 收录的 SCI 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 20% 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学科门类指定 1 种期刊(以 2008 ~ 2009CSSCI 为主要依据)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组成。二、 B 类期刊主要依据 ISIwebofscienc e 收录的 SC I 期刊按其分类取各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前 50% 的期刊;文科、管理学科按不超过 2002 年已经列入学校权威期刊总数的一半且每个二级学科最多 1 种的原则认定,由 ISIwebofscience 中 SSCI 、 AHCI 收录的期刊亦视为 B类期刊。三、 C 类期刊(文科不设此类,如发表在此类刊物一律视作 D 类) 1. ISIwebofscience 收录的其它 SCI 期刊; 2 .被 SCI 收录的其他论文,视作 C 类期刊论文; 3. EI 收录的论文,视作 C 类期刊论文。四、 D 类期刊原则上按 2002 年确定的权威期刊为依据进行调整,但总数不得突破(含作为 C 类以上期刊的数量) 。被 ISTP 、 ISHP 等收录的论文可视作在 D 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五、 E 类期刊主要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组成。六、 F 类期刊指具有正式期刊号的刊物。七、 G 类刊物指内刊、一般会议交流论文集等。几点说明: 一、结合岗位聘任条件,为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学校按 1篇 A 类期刊论文= 2篇 B 类期刊论文= 4篇 C 类期刊论文= 8篇 D 类期刊论文计算;文科 1篇 A 类期刊论文= 2 篇 B 类期刊论文= 4篇 D 类期刊论文计算。上述计算办法不得逆向换算。二、同一期刊因学科交叉等因素,可能出现在多个学科中,以在某学科中的最高类别为其期刊类别。三、各期刊的增刊一律视作 F 类期刊( F 类期刊的增刊视作 G 类刊物)。四、发表在由我校主办的期刊上的论文,按相应等级确认一篇,如有多篇,其他的一律至少降一等确认, 且最高只能按 D 类期刊论文认定; 另有少量期刊在使用时有特殊限制条件(具体目录见附件)。五、国际会议论文除有明确规定的以外, 最高只能确认为 D 类期刊论文, 并且必须是以外文全文发表在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期刊上。六、论文作者只统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A 类期刊可确认同等贡献作者,但同等贡献作者按 1/2 篇统计; 学生第一、导师第二的论文, 导师在申报相应岗位时使用该类论文数不得超过 2 篇。七、除 B 类以上期刊外, 综述一律不予统计; D 类以下期刊上的专家笔谈、书评类文章一律不予统计;论文摘要、科普性文章、译文等一律不予统计。八、文科教师发表论文一般不得少于 3000 字,书评类文章一般不得少于 4000 字。九、各种索引收录的论文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