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5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2 2021/8/2 文件大小:6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课程名称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项目
姓名
成绩
1 .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 •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 •学****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方法,测量普朗克常数。
、实验仪器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实验仪(详见本实验附录
A),数据记录仪。
图1光电效应实验示意图
R可使A、K之间获得连续变化的
2(a)、(b)
三、实验原理
1 .光电效应及其基本实验规律
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 即刻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 光电子,由光子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使电子逸出某种金属表 面所需的功称为该金属的逸出功。
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1所示。GD为光电管,
是一个抽成真空的玻璃管,管内有两个金属电极, K为光电管
阴极,A为光电管阳极;G为微电流计;V为电压表;R为滑线 变阻器。单色光通过石英窗口照射到阴极上时,有光电子从阴 极K逸出,阴极释放出的光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作用下向阳极 A
迁移形成光电流,由微电流计 G可以检测光电流的大小。调节
电压Uak,改变Uak,测量出光电流I的大小,即可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所示。
不同蚁宰吋光电胃的伏安卅性徒嫂
Z
1
强化
1 %
/
%;
° Q °
车同光强时
托电杵的仗安特性曲堆
席就止屯人T人豺托麹净的关条呷
图2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
(1 )对应于某一频率,光电效应的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如下:
I-Uak关系如图2(a)所示。从图中可见,对一定的频率,有
电压Uo,当Uak迄Uo时,光电流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压 Uo,称为截止电压。
(2 )当Uak a Uo后,I迅速增加,然后趋于饱和,饱和光电流 g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 P成正比,
如图2(b)所示。
(3) 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的值不同,如图 2(a)所示。
(4) 截止电压Uo与频率v的关系如图2(c)所示。Uo与 成正比。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某极限值 V。(随
不同金属而异)时,无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光电流产生。
(5) 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频率大于 vo,在开始照射后立即有
光电子产生,所经过的时间至多为 10 9秒的数量级。
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上述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无法用电磁波的经典理论解释。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根据普朗
克的量子假设,提出了光子假说。他认为对于频率为 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E h , h为普朗
克常数。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一次性为金属中的电子全部吸收,而无须积累能量的时间。
电子把该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另一部分就变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
能,按照能量守恒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方程
1 2
h m o W (1)
2
1
式中,W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1m 2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
由式(1)可知,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越大,所以即使阳极电位比阴极 电位低(即加反向电压)时,也会有电子落入阳极形成光电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截止电压,光电 流才为零,此时有关系
1 2
eUo - m o (2)
2
阳极电位高于截止电压后,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阳极对阴极发射的电子的收集作用越强,光电流
随之上升;当阳极电压高到一定程度,已把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几乎全收集到阳极,再增加 Uak时I
再变化,光电流出现饱和,饱和光电流 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 P成正比。
光子的能量hv W时,电子一次性吸收的能量不足以使之脱离金属, 此时光强再大也没有光电流产
生。因此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 Vo W/h,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3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将式(2)代入式(1)可得
eUo hv W (3)
此式表明,对于同一种金属而言,电子的逸出功是一定的,截止电压 Uo是频率v的线性函数,直
线斜率k he,如图2(c)所示。因此,只要用实验方法得出不同的频率光照时对应的截止电压,求
出直线斜率,就可算出普朗克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