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虹口区高三化学本试卷共 9页第 1页虹口区 2013 年高三化学学科高考练习题 201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 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 K-39 Ca-40 Ti-48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状态的物质都可作为致冷剂或冷冻剂,其中温度最低的是 A. 液氮 B. 干冰 C. 液氨 D. 冰盐 2. 下列转化一定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 235U→ 238UB. 石墨→金刚石 C. 辛烷→丁烷 D. 氰酸铵( NH 4 OCN) →尿素[CO(NH 2) 2] 3. 下列变化过程符合右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是 A. 水蒸汽冷凝 B. 烧碱固体溶于水 C. 煅烧石灰石 D.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4.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时应使用如图装置的是 A. 硝酸银固体 B. 烧碱溶液 C. 浓硝酸 D. 氢氟酸 5.“地沟油”是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脂。下列将“地沟油”变废为宝的各方案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 A. 发酵生产乙醇、沼气 B. 分馏获得汽油、煤油 C. 水解制造肥皂、甘油 D. 转化成工业润滑油二、选择题(本题共 36 分,每小题 3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能量低高虹口区高三化学本试卷共 9页第 2页 6. 化学平衡常数 K 除了与反应温度有关外,还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A.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 反应所用催化剂的活性 C. 反应物颗粒的大小 D. 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 7. 许多物质除了人工合成外,通过自然过程中也能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蚂蚁体内含有甲酸 B. 鸡蛋腐败产生硫化氢 C. 小麦发酵生成乙醇 D. 树木的表皮能分泌出酚醛树脂 8. SiF 4与CF 4 都是无色气体,分子形状相似。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键长: C -F> Si -FB. 共用电子对偏向程度: Si -F>C -F C. 键能: Si -F>C -FD. 沸点: CF 4> SiF 4 9. 有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如表所示(只含 C、H、O 三种原子)。序号①②③④模型关于这些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种模型对应的分子中均含有双键 B. 模型①对应的物质常温下为气态,能与水互溶 C. 模型②、③对应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D. 模型③、④对应物质均有酸性,且④的酸性更强 10.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 ABCD 实验 l 4 萃取溴水中的溴从 NaCl 与I 2的混合物中回收 I 2 制备与收集二氧化硫制备乙酸丁酯装置 11. “漂水”是次氯酸钠的溶液,其中存在 HClO 分子,从而具有较好的漂白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能提高“漂水”漂白能力的措施是 A. 加入少量氢硫酸 B. 加入大量水稀释 C. 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D. 加入适量烧碱 12. 制备下列有机化合物时,常会混有括号内的杂质,以下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溴苯(溴) ,加入苯酚,过滤 B. 乙烷(乙烯) ,催化条件下通入 H 2 C. 乙酸(乙醛)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蒸馏 D. 甲酸乙酯(甲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虹口区高三化学本试卷共 9页第 3页 13.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n-1)d 10 ns 2 np 2 ,下列对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A. 一定不是短周期元素 B. 可能属于过渡元素 C. 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14 列上 D. 一定不是非金属元素 1 4. 常温下,一定体积的 SO 2与O 2 的混合气体被 100mL 4mol/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所得溶液中 Na 2 SO 3与 Na 2 SO 4 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 且无任何气体残留。相关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 原混合气体中含 O 2 分子 N A个B. 原混合气体体积为 C. 所得溶液中 SO 3 2 —与 SO 4 2 —均 AD. 全过程共转移电子 N A个 15. 往复盐 NH 4 Fe(SO 4) 2 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正确书写为 A. 加入少量氨水: Fe 3++ 3OH —→ Fe(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