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行动研究
杨 琴
第二章 概念界定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Mind Maping),又被译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 [英]托尼·[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他认为传统的笔记方法有如下四大缺点:〔1〕埋没关键词;〔2〕不易记忆;〔3〕浪费时间;〔4〕不能有效刺激大脑。而思维导图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根底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性思维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的工具。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或他人回忆整个思维过程。
二、思维导图的根本特征
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根本的特征 [英]托尼·[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
〔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
三、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区分〔待补充〕
四、单词〔待补充〕
五、单词记忆〔待补充〕
尽管思维导图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改良笔记方法,但是它的作用还是在日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地显现出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然而,东尼
·博赞所著十本有关思维导图的书,内容涉及思维导图的特点,思维导图与人的思维、社交、身体等方面的关系,可是缺少关于怎样教授学生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教师怎样教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怎样使学生把思维导图当作学习工具等相关论述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2021.
,这也是其后的研究者在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发散和导向的工具,在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工程中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5(2):35-37.
,目前新加坡已经成功地把思维导图引入到了中小学教育中,?幼儿思维导图?是年轻父母们必读的图书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2021.
。相对于国外,思维导图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最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筹划、方案研究等。从21世纪初开始,国内开始了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探索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0,(4):66.
。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 Young, L. E., Maxwell, B., Paterson, B. L., & Woff, A. Decision mak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a model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