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初中语文学科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56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语文学科分析.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8/4 文件大小:3.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语文学科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语文学科分析
LT
1.  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题技巧: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答,内容上结合全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上下文做铺垫和衬托等。结构上,看这句话是在文章开头还是中间还是结尾。文章开头,通常是总引全文,交代背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渲染气氛,点明中心,落笔点题,开门见山等。中间通常是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通常是点明主题,升华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2.  文章中的某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个记得一定要让孩子先说有哪些修辞方法啊!!基本上没一个孩子答的全的,家长那个急啊~~~)
答题技巧: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回答作用时,一方面是修辞方法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结合文章本身的作用。回答修辞方法的作用的时候,基本上不用全回答。可以挑一两个回答一下。比如说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3.文章中某个词能不能替换成别的词?或者某几个词之间的相互顺序能不能替换?
答题技巧:不能替换。某个词不能替换基本上根据词性来,分动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形容词基本上回答时按“准确生动的表达了。。。。的特征或者特性”的模板回答,副词通常回答时按“准确明确的表述了范围或者程度,如果换了词,表达的范围和程度就出现了变化,就不准确了。”的模板回答。某几个词不能替换的原因:1)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2)是否在上文有相对应的内容,倘若调换了,就与上文不对应了。3)这几个词内部本身是否存在递进的关系。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这种类型的题,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5.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