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全球价值链治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1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球价值链治理.docx

上传人:小雄 2021/8/4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球价值链治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和创新理论探析
【原文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63
【原刊页号】24〜30
【分类号】F8
【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605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573097),浙江省科技
厅重点资助项目(2005C25016)
【文章日期】2005-12-20
【作者】池仁勇/邵小芬/吴宝
【作者简介】池仁勇,邵小芬,吴宝,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池仁勇(1959-),男,浙江工业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教授,博士; 邵小芬(1981—),女,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吴宝(1981-),男,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接着重点对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驱动力及
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前沿及发展动态。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创新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垂直分离和再构,从而加快了国家、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分包的发展 速度。在市场推动和利益导向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不同地区、企业和部门之间相 互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了价值增值。每一次合作在实现价值增值的同时也 在价值链上形成了新的一环,进而逐渐形成了一条条价值链。价值的不断增值提 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价值链的内在规 律、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具有相当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 值链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而Kogut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 价值链理论的贡献至关重要。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 “价值链”概念。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基本活 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 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来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1]为了认识成 本行为与现有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资源,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分解为许多战略性相 关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 来赢得竞争优势的。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 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 链概念的基础。
同期,寇伽特(Kogut, 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 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他认为,价值链是由 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 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因此, 寇伽特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 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 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比较优势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体现状况取决于国 家或地区之间的资源应如何有效配置,而企业竞争能力在价值链上的体现则取决 于企业为充分发挥和确保自身竞争优势而选择的环节。
[2]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 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寇伽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 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因而对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后,Dewatripont等人(1995)探讨了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 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认为生产者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价值增值是国际贸易的 一个重要方面。[3]克鲁格曼的研究实际上把企业间价值链和区域、国家间价值 链融为一体,这个概念的实质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内涵,但克鲁格曼没有使用全球 价值链这一提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美国杜克大学①uke University) 格里芬(Gereffi)教授为代表的不少学者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理论,集中探讨了包 括不同价值增值部分的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关系,并研究了发达国家的主导企 业如何形成和控制商品链的问题。但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格里芬等人的理论 没有摆脱商品这一概念的局限,并没有突出强调在价值链上运营的企业在价值创 造和价值获取方面的重要性。直到2001年,格里芬等学者在《IDS Bulletin)) 杂志上推出了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