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本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摘要】
为了解决当前面传统教育面临着困惑与瓶颈,探求教育改革方案的可行性,“生本教育”在改革浪潮中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教育中的亮点。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活力。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高度尊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关键词】
生本提升自主
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内在跳动起来,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的探究,合作、展示,甚至主动评价。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讲得少些,引导学生发现的尽量多些。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本教育。
我校实施生本教育改革四年当中,在不断地摸索中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我作为我校的一名教师也加入了生本改革的浪潮中,我就在生本教学中的所感、所悟谈谈自己以下几点感受:
一、固有模式释放
“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你怎么看。你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二、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出于主宰者的地位,课堂中贯穿着教师的声音,学生则处于被动的聆听者,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有些学生甚至不知___师所讲,听的云里雾里,更有甚者漫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种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在生本教学中我意识到了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___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点拨”;“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的角色就好比学生的“双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方法的能力。
三、困惑的产生
通过一段时间生本课堂的教学,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发现了问题: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