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中国上古音乐
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远古——公元前255年。
本章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
2、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
音乐的起源
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
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
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
①异性求爱说
②语言扬抑说
③摹仿自然说
④信号说
⑤巫术起源说
先秦乐律学
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假设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br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三分损益法
?管子·地员篇?〔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那么是“增〞〔即再加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
“三分损益法〞每制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五度相生律〞,亦有称之为“五度相生法〞。?管子·地圆篇?中的相生方法是先“益〞后“损〞。
三分损益法的意义
“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制〞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作业〔一〕
1、 名词:三分损益法
2、说出“十二〞律各律的名称;
3、为什么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说出关于原始社会音乐起源的主要观点,并能进行简要的分析;
4、葛天氏之乐向我们说明了什么?
作业〔二〕
课后预习:
第三节 远古和先秦乐舞
第四节 西周的礼乐制度
第五节 ?诗?和?楚声?
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
历史分期(1840 -)
一般情况下我们讲这一时期的历史却是从1912年开始的,到1949年结束.
这一历史,究竟如何开端.
新音乐的出现.
新是相对于〞旧〞.这个旧就是传统(通常所说的五大类音乐)
1903从下而上的活动--学堂乐歌
西方音乐的传入
1、教会音乐
2、铜管音乐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光绪末年订学堂乐歌兴军乐〞一条云:“军乐,西方名‘管乐队’,由古之喇叭改进,故又名‘喇叭队’。时中东战役后,清政府力图变革军制,创设学堂,提倡尚武,洋洋之声触耳皆是,甚至社会婚丧亦莫不用军乐以为荣。卒之,尊严之军乐队不岁而等于贱役,今那么愈流愈下矣。〞
新式学堂
山东民歌云:打洋鼓,打洋鼓,高等学堂净胡闹!不念四书学洋教,不拉弓箭操场叫。
学堂乐歌的兴起
1、概念
2、学堂乐歌的肇始。一般认为是在1898年康有为给光绪上书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建立小学,开设“乐歌〞
3、学堂乐歌的特点
4、代表人物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