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季节性流感的防护措施及治疗方案 1. 什么是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在人群中常年流行, 人群普遍具有抵抗力, 一般病情较轻, 病死率低。老人、儿童或伴有某些基础疾病或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肠胃炎、晕厥、出现幻觉等, 后果十分严重, 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在美国, 每年大约 万人死于普通流感, 20 万人因此住院治疗。流感潜伏期短( 1-3 天), 经呼吸道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 传播迅速, 抗原易变异, 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 控制难度大。 2. 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流感和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病。首先,它们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流感是由一种急性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 它的症状比较严重, 而且发病有季节性, 在每年 10 月至第二年 3 月中旬。而感冒是另一类病毒轻微感染后表现出来的症状, 感冒病毒的种类很多, 没有季节性, 全年都可能发病, 症状较轻。据统计, 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可患 2~ 4 次感冒。 3. 季节性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冬季,以经常形成世界性流行为其主要特征. 此症传播力极强, 且易引起肺部感染.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内所含的大量病毒, 可借飞沫传染他人, 患者最初 2~ 3 日内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有头痛, 发热, 体温可高达 39 ℃以上, 两眼胀痛, 四肢疼痛, 疲乏, 有时眼结膜充血, 鼻塞, 流涕, 咽喉干痛, 小儿常有腹痛, 腹胀,腹泻, 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甚至发生惊厥. 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正常, 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较缓, 发热不超过 39 ℃, 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 咽痛, 胸闷等比较明显, 而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 全身酸痛, 畏寒, 发热等较轻, 且传播也慢. 流感则起病急, 体温常超过 39 ℃,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形成流行. 4. 季节性流感防治方法: 患感冒后, 首先应区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及其他病源感染, 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 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如患病后期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可适当选用一般抗生素即可, 既可达到治病的目的, 3~ 9克, 每日 2 剂水煎,分 3次服, 连服 3日, 或用盐酸马琳呱片 ɡ- ɡ, 每日三次一次 2 片、连服一周, 在流感多发季节有一定预防作用。由于其爆发流行快速、散播范围广泛,尤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肾脏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感染后易出现病毒性肺炎、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继发性细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机会较高,需要特別留意。疫苗虽非万能, 但打疫苗仍是公认预防流感有效的方法, 依疾控中心预估: 健康人若未打疫苗, 其染流感死亡的机率, 是有打疫苗的 倍,国內外很多研究亦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住院及死亡发生。五. 季节性流感的治疗措施: 目前, 市场上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 但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分为: 抗过敏药、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 1. 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同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