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奥数三年级11.docx

格式:docx   大小:200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奥数三年级11.docx

上传人:小健 2021/8/5 文件大小:2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奥数三年级1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数字与计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专题知识点概述】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 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一、巧算的几种方法:
分组凑整法:
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
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差)
加补凑整法
1、 移位凑整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 它的数相加。
2、 借数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其他类型的巧算
二、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两个运算律: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 + b = b + a
其中a, ,7 + 8 = 8 + 7 = 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 + b + c = ( a + b ) + c = a + ( b + c )
其中a, b, ,5 + 6 + 8= (5 + 6) +8 = 5+ (6 + 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t
学子教育 电话:010-64897158 学****分享•成长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 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 = a- c-b, a-b + c = a + c-b,其中a, b, 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 + ”号,那么去掉括号后, 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 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 + ”变为"-”,"-”变为“ +
如:a + ( b - c ) = a + b - c
a - ( b + c ) = a - b - c
a - ( b - c ) = a - b + 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 + ”,那么括号内 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 算符号“ + ”变为变为“ + ”。
如:a + b- c = a+ ( b-c)
a-b + c = a- ( b-c)
a-b-c = a- ( b + c)
【重点难点解析】
找出题目中可以进行“凑整”的数。
利用运算律或者公式调整运算顺序。
【竞赛考点挖掘】
做复杂、多个数的连加计算时,利用运算律或者公式,尽量避免进位。
适当调整运算顺序。<br****题精讲】
【例1】(难度等级淤)
计算:(1) 117+229+333+471+528+622
(1350+249+468) + (251 + 332 + 1650)
756-248-352
894-89-111-95-105-94
【分析与解】
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分组凑整的方法。几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可以凑 整的几个数分成一组;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凑整,再用这个数 :
式=(117 + 333 ) + ( 229 + 471 ) + ( 528 + 622 )
= 450 + 700 + 1150
=( 450 + 1150 ) + 700
=1600 + 700
= 2300
式=1350 + 249 + 468 + 251 + 332 + 1650
=( 1350 + 1650 ) + ( 249 + 251 ) + ( 468 + 332 )
= 3000 + 500 + 800
= 4300
式= 756 - ( 248 + 352 )
= 756 - 600
=156
式=( 894 - 94 ) - ( 89 + 111 ) - ( 95 + 105 )
= 800 - 200 - 200
= 400
【例2](难度等级淤)
计算:
1348-234-76+2234-48-24
1847-1936 + 536-154-46
t
学子教育 电话:010-64897158 学****分享•成长

1+2-3-4+5+6-7-8+9+10-11-12+13+……+2006
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3+2-1
【分析与解】
在这个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