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合院的结构与使用功能
四合院的结构与使用功能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 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北京四合院(北方四合院) 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桃花源古镇四合院,传统式样融合湖湘文化,南方罕见的经典四合院建筑,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廊栏曲折,有露有藏。
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
第1页/共9页
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
渭水上游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心村落的“原始殿堂”
陕西岐山的凤雏村遗址具有明确的中轴线(西周)
第2页/共9页
一、四合院的规制特点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朝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第3页/共9页
二、功能布局总览
: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
:紧邻四合院大门,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为外客厅、账房、门房、客房、仆人居住等用途。
: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
:垂花门是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院子东西两侧的房屋,分为东、西厢房。
: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四合院的核心建筑。
: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在北房后面,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均坐北朝南,与北房后山墙之间又形成一个院子,一般称后院,后院是宅主人的内眷或老人居住。
第4页/共9页
三、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形式
台基、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
2、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空间不够开阔,自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不论何种建筑,结构上的基、柱、梁、檩等部分大都外漏,形状上也加工成装饰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构,不施钉子。
1、抬梁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