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分析姓名:甄学号: 201017020114 班级:城规 10-01 班一、长株潭城市群简介: 长株潭城市群是指以长株潭为中心,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以及江西萍乡等城市在内的空间区域,它是我国中部隆起带的南极核,也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省际影响力的新型城市群之一。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 两两相距不足 40公里,结构紧凑。 2007 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综合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主要城市密集区之一 2、长株潭城市群规划构思:规划构思着重以空间发展规律为研究的核心,结合土地、旅游、文化、生态、环境、交通、城镇、产业等多专题的综合研究,在区域层面提出了空间管治的细则,突出四大空间类型的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的协调,明确划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产业集群载体空间的协调,协调不同类型的产业区布局,提出“双核四带”的产业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导向空间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如统筹京广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选址与城市的协调。——城市开发建设空间的协调,处理好不同功能空间的衔接,实现有机过渡,如提出了边缘型空间的概念,即对限制开发区域提出指标控制和建设标准要求。 3、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湖南省于 2005 年10月正式公布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从城市群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具体规划。该规划所界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三市市域共 万平方公里,第二层次为规划的目标区域,即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包括长沙市 289 3 平方公里,湘潭市 870 平方公里,以及株洲市 740 平方公里。城市群核心地区呈现“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以长沙为主核心,株洲、湘潭为两个次核心, 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包括 3个主中心组团、 4个次中心组团以及 15 个片区组团和 29个小城镇组团。城镇分布以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及湘江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 319 国道、320 国道和上瑞高速为次轴;以湘乡至韶山公路和 106 国道为辅轴,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状城镇布局。规划包括交通、能源、环保等 12大门类 119 个重大项目,还创新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空间、产业集群载体空间、基础设施导向空间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四大空间”的协调。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机遇: 1、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重大战略机遇,为深化和推进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2、产业阶梯转移几率。沿海部分外向度高、附加值低没有品牌效应的外向型企业的破产倒闭必将引起产业的梯度转移。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存在着产业转移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为承接沿海劳动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