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docx

格式:docx   大小:2,8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docx

上传人:lu2yuwb 2021/8/6 文件大小:2.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习俗简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儒教、道教、汉族丧葬****俗简述
LT
我国汉族丧葬****俗大体如下:
建国前,道教、汉人"重死轻生,厚葬薄养",对葬礼极为重视,致有"生时不孝顺,死后哄鬼神"之谚。未成年者及非正常死亡者方可草草掩埋。人死在外,不得抬入家门,一切从简。老人去世,葬礼繁褥,大体有:
小殓  男死称"寿终正寝",女死称"寿终内寝"。临终时遗体厅堂,咽气后由亲属为逝者穿寿衣。寿衣逢单数,衣上口袋要撕去,以免有碍后代。外裹"抖尸被"、"盖面被"。入棺暂不加 盖,称"小殓"。
报丧  孝男孝女跪请家族长辈主持丧事。请阴阳先生择定大殓成服扶枢还山吉期,然后印发"讣闻",派人遍告亲友。如丧母,须及时向"外家"报丧。接讣告者须给报丧人吃红蛋。
大殓、成服  由"八仙"(抬柩者)给逝者盖棺,钉棺,称"大殓"。"母死怕外家,父死怕叔伯"。母死,大殓前必先让外家过目。大殓时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叫"成服"。丧属须反穿衣服,孝子腰围稻草绳,手持"孝杖棒"(父死用竹,母死用桐)。
安灵、堂奠  厅中设灵堂,由孝子当天跪写灵牌。亲友吊唁,须携"奠仪"、(用白纸包)、挽联、香烛、冥镪等物。孝子孝孙跪地谢吊,无人搀扶不得起身。堂奠又叫"家堂祭"。吹班在下厅奏哀乐,孝男、宗族、戚族、外家、生前友好等顺序随礼进行祭奠,丧属在孝幔内跪谢。除家祭外,还有于扶柩还山途中举行祭奠,叫"拦路祭"。
超度  请僧人、道士为死者念经诵咒,行"烧官钱"、"沐浴"等仪式以超度亡灵(魂),俗称"做半夜光"。有钱人家则夜以继日请僧道做法事,称"做斋",有的长达七天七夜。
做七  葬后,以死亡日始,每逢七日,丧属备香烛至坟前哭奠。四十九日为"满七",须在坟前烧化冥镪及纸扎冥具。明、清时,孝男百日内不得剃头,今已无此忌。
出柩  出柩前,棺木上矗纸扎白鹤、仙童,取"驾鹤归仙"之意。抬棺木杠称"龙杠",绳称"龙索"。"八仙"抬棺起柩后,孝子孝孙沿棺号哭,亲戚世友擎竹幛列队送柩。至村外,由僧道诵经咒,"八仙"引孝子捧灵牌沿棺做法事。行别棺仪式后,送柩者即可归家。由僧道、鼓吹引孝子由别路人家祠安置灵牌。安葬毕,备盛宴谢"八仙",每肴必双碗。旧时"八仙"多为义务性劳动,不取报酬。现有发给工资。旧时富豪之家,为选择坟山或等待吉日,常停柩在家几年不葬,今无此俗。
检骨改葬  安葬后八至十年,必须挖出遗骨,安置特制陶器(俗称"金罂")内重葬。再筑永久性坟墓(非正常死亡者除外)。此俗原为客家人丧葬一大特点,称"二次葬"。起因为祖先南迁时背负祖宗遗骸随行,积久成****后己失去原有意义,反因寻找风水宝地,辗转改葬;亦有寄在悬崖下,等待"宝地",久而不葬的,实为一种陋俗。这种****俗现在已摒弃了。
什么是七七四十九天?
七七四十九天的超度起源于佛教,佛教给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带来了“七七追荐”等仪式,是一种超度死者亡灵的***会。佛教认为,人死亡以后到转生完成之间有一个很短的缓冲期,称为“中阴”,时间很短,只有四十九天。在这四十九天内亡者的灵魂谓“中阴身”,中阴身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就会灭失。这四十九天中,除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