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建议.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8/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建议
一、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个人从孩子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结束,他会不停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否则他就没有办法确定自己的身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十多年前,赵朴初等九位大贤大德,提出了一个“016号政协提案”,他们紧急呼吁中国传统思想价值观的教育。提案中说:“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经典是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这些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屡遭灾难而不会解体的凝聚力。如果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灭,我们将是民族罪人、历史罪人”。“大家拿着线装书不认得,对不起我们中国的列祖列宗,对不起世界人民,对不起人类” 。十多年过去了,像赵朴老那些代表着民族良心的人们,纷纷离开了人世,而那个问题还放在那里。现在我们必须要拿出勇气和智慧,给出最好的答案!
人类的文化成就和智慧都是靠国学经典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靠国学经典把灿烂的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传承人类的智慧,就要继承传统,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全面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古人的智慧开发我们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智慧之作本身就是一部部唤醒人性的著作。要涵养自己的性情,增长自己的智慧,开阔自己的眼界,增进自己的道德勇气,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这八十多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经是不敢(也真不会)读国学经典了!而中国人是不是因此更理性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教养是不是因此更提高了?是不是因为充分西化而更受外国人所敬重了?相反,我们可以时时感受到社会正义的日渐消亡,君子之风的日渐远去,短视近利,诈虞日盛。尤其是近年来犯罪率的增高,犯罪年龄层的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显示了人心的极度空虚,人生方向感的失落!这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只顾发展经济,而未能相对的提升国民文化教养所必至的后果。
胡适之先生是鼎鼎有名的文化人,4岁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背古文,到了9岁就能看古典小说了,奠定了一辈子的作文基础。11岁读完了《资治通鉴》,13岁读完了《左传》。中国以前的读书人都是在13岁之前把所有应该读的书读完了。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徐志摩、朱自清、钱钟书、梁实秋、林语堂、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大文豪都是读古书长大的。现在我们不读国学经典,大文豪没有了!大师级的人物也没有了!
长期以来,过分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方式,制约和影响了人生的全面发展。如何系统地对市民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有意识地学****国学经典、接受国学经典,使其站在人类文化的巅峰,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易经》中说:“保合太和,乃利贞”,这里的“太和”就有“和谐”的意义,只有“太和”了,才利于贞固。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此为指导,就能很好地解决建设“和谐社会”中遇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协调的诸多问题。
第二、国学经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