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越坐越高.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越坐越高.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8/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越坐越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越坐越高
  在椅子传入中国之前,古人是席地而坐的,直到今天,我们还有“席位”、“座席”等说法,日韩等国现在也还在坚持跪坐。那么,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慢慢放弃跪坐,选择高坐在椅子上的呢?
  早在上古时期,“席”就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铺垫用具。秦以前,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则叫跽,又称长跪,是?Ρ鹑俗鹁吹谋硎尽H嗽诠蜃?时,膝关节很容易受寒受潮。虽然古人对住房内的地面进行了种种特殊加工,如用火烧烤地面,或抹一层白灰等,但要久坐,必须要有一定的铺垫物,即“筵”和“席”。筵长,席短,地上底层铺的较粗的叫筵,筵上面铺的精细编织物叫席。
  古人以居席之礼别尊卑。《礼记》规定:“群居五人,则长者必有异席。”就是说5人及以上坐在一起,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安排一张席子,就是“主席”。另外,“首席”、“末席”等词语,都体现了“席”的礼制意义。
  人们席地而坐时,由于腿足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时间久了会感觉酸痛。为了减轻跪坐的不舒服,东周时期出现了几,可以放在身体一侧以单肘倚着,也可以放在身前,把双膝伸入几下,双肘倚着。但即便有了几,坐在地上依然不舒服,这时另一个重要的坐具
――“榻”出现了,到汉代已经成了一种普遍使用的家具。榻的体积较小,而且比较轻便,有独坐和连坐之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加上佛教的兴盛传播,传统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动摇。
  佛教的传入首先改变了人们关于“坐”的观念。佛与菩萨的坐式,与我国传统的席地坐式截然不同――不是跪坐,也不是箕踞,而是垂足坐。这对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席地而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