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建设成就
1949~1976
凯歌行进的时期
的成就!
第1页/共22页
民主政治的建设
1
2
社会主义经济成果
单击添加文本 … …
3
文化上百花齐放
新中国头二十七年
第2页/共22页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6: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①
第3页/共22页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
第4页/共22页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
第5页/共22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在建国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④
第6页/共22页
1954: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
1955: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会议成功。
1950~1953朝鲜战争和1954越南战争
⑤
第7页/共22页
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第8页/共22页
外交突破性:
1971年第26届大会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重要问题”提案,并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位上驱逐出去的提案》。
11月11号,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中华人民共和位得以恢复,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⑥
第9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