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物入侵者》教案
——四中高宗保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4、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会从文章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认为我造的这个句子:“第三节课有两位摄影师入侵八七班。”有问题吗?
由此引入对于“入侵”一词的理解。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并理解词语:
劫掠 栖息 藩蓠 归咎 五彩斑斓 在劫难逃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2、跳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定义 危害 原因 态度 对策
逻辑顺序
3、学生填入各部分包括那几段?(学生上黑板填入对应段落)
三、文本探究
1、找出对应上面5部分的中心句: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并说明作用。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1)列数字:
① “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②“耗资数十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如“仅”“就”等词。)
(2)举例子:
①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
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
③蔬菜、水果、宠物等------说明生物入侵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
① 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生物入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形象生动地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