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沉井监理实施细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井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1/8/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井监理实施细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B13
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物料管道穿江工程项目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沉井施工)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一、 工程概况和特点
二、 编制依据
三、 沉井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四、 沉井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五、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一、 工程概况和特点
始发井设计:处丁北岸化工园的规划发展区域内,始发井中心坐标
为X=, 丫=。竖井采用圆形结构,内径为 ,
,。从下到上,井壁厚分三段,第一 ,,第三段长度11m 厚度为1m地面以上防洪圈高度为4m (不含竖井主体高出地面约 ),厚度为 。
出洞处需要采用高压旋喷桩做地质改良,范围约 5X 10m面积56m2
深度约为42m由丁隧道出洞附近有氢气管道,距离隧道外壁约 ,
需要在管道与竖井之间做长度约 25m的工字钢排桩,深度约10m以防 止沉井施工时影响氢气管道。
竖井采用沉井法施工。竖井混凝土标号为 C30,抗渗等级为P10。
二、 编制依据
(根据石化要求补充相关规范)
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
本工程监理合同
本工程施工合同
本工程监理规划
三、 监理工作流程
A、 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T设垫层、立模板T沉井制作T拆模养护T挖土下沉T接高井壁 T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封底T浇底板T浇顶板。
B、 监理工作流程
(一)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等有关资料
1、 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2、 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 项目经理、专职质检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的上岗证书;
5、 特殊工种(电焊工、电工、架子工、塔吊及升降机司机、塔吊指挥等) 的上岗证;
6、 大型施工设备(如塔吊、升降机等)须报型号及安检证等;
7、 测量仪器、工具的标定证书;
8、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重要工艺的施工方案、配合比试验 报告等)
9、 向南京市相关工程监督站办理质检手续、安检手续的证明;
10、 开工报告等。
(二) 检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安保体系是否健全
1、 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安保体系组织机构落实情况;
2、 施工单位质保体系主要规章制度;
3、 施工单位安保体系主要规章制度;
(三) 监理验收程序
1、材料抽样及报验手续
(1) 材料或构配件进场后,不论进货渠道如何,均应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
自检。自检内容包括核查三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试验检测报告 ,进口
材料还需核查商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和外观检查,均符合要求后,实施见证取 样。由承包人、监理两方共同分期、分批、分规格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抽样, 送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承包人单方面抽检或送无相关资质试验室 的试验无效。自检不合格的产品(包括甲供材),施工单位应拒收、拒用。
(2)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以书面形式,报监理验收。材料及构配件的 三证、商检证明、施工单位目测、测试数据、材料复试报告等应交监理检验, 并将复印件附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后备存(若进货量较小无法提供质 保书原件时,可由材料供应商在复印件上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加盖材料供应商 的单位印章)。
监理在对资料、实物进行核对和必要的检查后作出同意使用或不同意 使用的答复。未经监理同意使用的材料、构配件一律不得用丁本工程,亦不得 存放丁现场,已进场的必须在监理通知期限内撤离现场。当监理工程师对质量 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产品质量有问题时,亦可随机抽检,承包商必须给予配合。
2、工序检查验收程序
施工单位自检。包括班组长自检、互检(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和 专职质检员检验(分包单位先检验,总包单位后检验)。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 应填写工序报验单和质量检查评定表,并以书面形式,报监理验收,施工单位 的自检资料(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或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附在表格 后面。施工单位自检不合格,应自行整改、返工。
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收到施工单位的书面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应 尽快进行验收,最迟不超过 24小时。验收合格签字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验收不合格,监理在验收单上写明整改要求,并在监理日志中作好记录,施工 单位必须进行整改或返工。整改或返工完后,再进行以上自检程序;自检合格
后,监理工程帅一般在24小时内再行复验,影响的工期、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如复验仍未通过,施工单位应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