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rsqcpza 2021/8/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读后感大全篇1: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下册应掌握哪些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五,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