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基本规范
陈毅中学
一、学期备课
在寒暑假集中学习时间完成新学期的学期备课(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 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学期教学目标、教学措施和教学进度表。
二、 集体备课
1、 单元集体备课:对于即将实施教学的新单元,提前一周,根据莱城区各 学科单元目标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科课 程标准来确定,在对单元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单元集 体备课书写在《课时说课草案》上,备课组只有1人的,只执行集体备课。
2、 单元目标导学学案:在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内统一分工,完 成单元目标导学学案的编写。单元目标导学学案一般包括“单元学习目标”、“目 标导学提纲”、“目标训练”三部分。
3、 课时说课草案:根据单元学习所需要的课时数(要求一课时一草案), 备课组内统一分工,由各成员提前一周轮流撰写课时说课草案;集体备课时, 撰写人根据草案说课,组内成员讨论、补充草案;修订后的草案将作为教师完 成个人课时备课的指导材料。
4、 集体备课的时间:周四第1节地生;3、4节为数理化;5、6节为语文 英语;第7节为政史。
5、 集体备课的地点:各级部自定,但要固定。
6、 集体备课的管理:级部要安排专人参与本级部集体备课的管理。
三、 课时备课
1、 课时备课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
2、 课时备课“四要”:要反映新课改理念、要体现我校课改特征、要有实用 性(有流程、有教法、有学法、有训练、有达标测试)、书写要规范。
3、 实施课时备课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4、 根据课时备课,要及时编制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
5、 课时备课要实现超周2课时。
一、课前规范
1、 课前,教师要完成备课、编制课件、各种教具等工作。
2、 提前下发单元目标导学学案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部分的预习任务 或作业,课前收起,了解学生的上交情况、预习或作业情况,并据此对课时备 课进行必要的修改。
3、 教师要提前2分钟候课。
二、 课中规范
1、 按照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上课。
各环节的具体规范见《学生自主学习基本规范》、《学习小组管理基本规 范》、《课堂展示基本规范》、《教师课堂精讲(三讲三不讲)基本规范》、 《当堂检测与达标基本规范》等。
2、 教师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0分钟,连续讲授不得超过5分钟。
3、 普通话是师生唯一的课堂语言。
4、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态度、学习习惯、能力等)进行及时评价并做好 积累(教师积累或安排课代表做好记录)。
5、 教师上课着装要得体,举止要大方,有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6、 教师不得迟到、早退、旷课、溜堂、接打手机、酒后上课、体罚或变相 体罚学生。
三、 课后规范
1、 按时收起作业进行批阅,并做好评价的及时积累。
2、 对于不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导,达到课课清。
3、 根据上课的情况,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一、 自主学习的主要任务
1、 形成学习目标:初一上学期,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时,须向学生提供较 为翔实的学习目标;初一下学期,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时,向学生提供的预习 目标可逐渐简略;初二至初四,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时,要求学生自己在预习 时首先确定学习目标。
2、 生成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3、 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基本问题的解决。
4、 提出疑难问题,以寻求同学或教师帮助。
二、 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
1、 仔细阅读预习内容,借助学案中的目标提示,确定学。
2、 再仔细阅读预习内容,借助导学提纲,确定重点和难点。在课本上做好 相应标记和记录。
3、 尝试完成课后练习或学案中老师提供的基本训练。
4、 将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做好较为详细的记录,以寻求同学或教师的帮助。
5、 自主学习若是在课堂上进行,自学过程中主要是独立思考,但必要时组 内同学也可以相互讨论和帮助。
三、 基本要求
自主学习是每一节课的首要环节,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无预习或预 习不充分的,不得进入下一个环节。
一、 学习小组的划分
1、 班主任在听取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 则,将本班学生按6—10人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2、 每小组内也可再划分为2个小组。
3、 小组的划分在学期初完成,一般情况下,当学期不再调整。
4、 提倡学习小组制定“组规”、“组训”、“组标”等。
二、 学习小组位置的调整
详见《学生座次排列基本规范》
三、 学习小组的活动
当教师安排小组学习的任务后,学习小组一般按以下要求组织活动。
1、 组内再次明确学习任务。
2、 对已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