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中访友
【预设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学习:
在进行每个单元第一课的预习之前,先了解一下每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要求。
:感受自然
:①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
②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读通读顺。
检查字词:
:瀑 蕴
,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幽静 德高望重 雄浑(近义词) 吟咏 恩泽 汩汩(形容流水的声音)
4. AABC式的词语
滚滚河水 汩汩溪流 隆隆雷声 哗哗阵雨
悠悠白云 青青小草 暖暖春风 袅袅晨雾
-4题
二.初读感知: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2.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
“山中访友”。
3.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作业:围绕课后第2、3题进行二级预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成字词,听写。
二.精读第三段。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学法迁移:
,作者引用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