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施工组织设计
作者生平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在当时极富盛名。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现只存诗15首,有辑本《刘公干集》。
第1页/共12页
关于赠从弟
《赠从弟》共三首,分别以萍藻 、松柏、凤凰比喻作者从弟的本性。本诗是第二首
【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第2页/共12页
重点字词
从弟:堂弟
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
凝寒:严寒
第3页/共12页
句子翻译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第4页/共12页
句子赏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第5页/共12页
句子赏析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第6页/共12页
句子赏析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第7页/共12页
句子赏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第8页/共12页
中心思想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第9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