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曲周县第一中学 李芳芳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是“地球上的大气”这 一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知识。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 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一海陆风、城市风和山谷风。
二、 设计思想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复杂的大气 运动的最佳切入点。热力环流原理通过实验的方式导入,这样设计会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课堂活动充满期待,学生课下自己准备道具,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这种把抽象知识变成快乐的探究的实验课能使学 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认识和掌握知识,还能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 程,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分析、归纳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 中的热力环流。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 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四、 教法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感知并验证所学结论。
2、 图示教学法: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析图从而掌握原理和规律。
3、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 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 力的不足。
五、 学法指导:
六、 课时安排: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在学习热力环流之前老师先带领大家亲自动手变一个魔术,有兴 趣吗?课下让大家准备的道具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设计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课堂活动充满期待。
【实验用材】:①一个矿泉水瓶或者可乐瓶子,去底,瓶口朝上,
瓶子一侧开一个小孔②一小根蜡烛(蜡烛的髙度大致跟瓶子小孔的高 度一样)③一小块轻薄的卫生纸④一个打火机
学生6人一组分组实验,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学案上。
1、 实验记录
2、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教室门窗关闭(不受外界大气运动的影响)
2•将蜡烛固定在桌上,点燃(注意安全)
3•将可乐瓶一侧的小孔封住,用可乐瓶罩住点燃的蜡烛(瓶口朝 上),观察火焰的方向?把小块卫生纸放在平口,观察现象?
将可乐瓶子一侧的小孔打开,再次用可乐瓶罩住点燃的蜡烛, 火焰对准小孔,观察火焰的方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实验现象】:通过本实验,可观察到:当塑料瓶的小孔封住后用 矿泉水瓶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的火焰是垂直向上的,把轻薄的卫生 纸放在瓶口处,卫生纸是向上飘动的,当小孔打开后再次用瓶子罩住 点燃的蜡烛,火焰会向远离小孔一侧倾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呢?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第二环节:温故知新
课件展示:气压高压低压 等压面的概念
设计目的:为热力环流原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环节:原理探究
假设地表质地均匀且受热情况相同,等压面与地面是什么关系?
1、多媒体展示“热力环流形成动态图”
学生思考:
A、B、C三地受热不均后,大气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三地的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和气压有什么样变化?
此时,同一水平面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