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井桩基础施工方案:
D
挖五个试验桩孔,分析土质等有关情况,如发现井壁土体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采取护壁加固措施,即成孔设置3mm的铁皮筒长6M靠自重下沉与开挖速度下降,使之与井壁紧密结合,增强稳定性和整体性。
(1) 安装辘轳作提升工具,地面运土用三轮或翻斗车。桩孔内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经常与地面人员通话。
(2) 安装吊桶、照明灯具、活动盖板、空压机。
A. 在安装辘轳及吊桶时,注意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土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线的依据,每挖1M自己进行检查一次。
B. 井底照明必须用12V以下的防水带罩的安全灯,,防止土块石子等掉入井内。
C. 为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每天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孔下人员的情况。随时互相呼应,切实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D. 下班或休息时间内井孔口安装好盖板。
(3)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确保桩孔上下垂直,修整平顺孔壁。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4) 开挖扩底部分:挖扩底桩应将扩底部桩身的圆柱体挖好,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
(5) 检查验收:
A. 成孔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大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
B. 判断土层、土质是否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相符,地基土是否受到外界扰动,桩底土层颜色是否均匀。
C. 施工中是否遇到异常情况,如坟穴、地窑、地道、废井、泉眼、橡皮土等,若有,应将其所处部位、深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描述,并有附图说明。
D. 地基验槽(坑)记录应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地勘单位、施工单位实测实量共同验收,现场办理签证。
E. 井桩开挖过程中,,超过施工偏差范围时便于修正,具体检测方法是用φ8钢筋焊接同井桩桩径的2个圈,,上口焊接吊环,系绳子从井口一直滑下,来控制桩径的大小,在井口以砌筑好的井桩圈上,用墨斗弹上桩心控制线,φ10钢筋焊接十字架,对中桩心,从十字点用线坠向下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井壁的垂直度。以保证井桩的开挖垂直度和桩径的大小,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6) 吊放钢筋笼:
A. 为避免钢筋笼在吊放时扭曲变形,椭圆井每个笼上加12(○,α)1000撑筋。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即在钢筋笼四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设一个Φ20吊环,作为定位垫块。
B. 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7) 浇筑桩身砼:
A、桩身砼使用C30商品砼,泵送浇筑,坍落度130-160mm。由于井桩深度在24m左右,为保证砼的质量,必须使砼泵车的管道通入井桩内,砼出管口的距离与井底砼面的距离保持在2m左右,及时振捣,振棒不足长时,在振棒电机上用绳子系住,绳子移动直捣入砼,振棒的捅入点在500mm之内,分层振捣时,必须捅入下层50mm左右,每个井桩一次性浇筑完毕,不留置施工缝。
B、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分层用插入式振捣密实,一般第一步宜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然后浇筑上部砼,分层高度以捣固的工具而定,。砼浇筑到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桩顶上的钢筋插筋一定要保证设计尺寸,垂直插入,并有足够的保护层。
1、 成品保护:
(1) 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脚手板或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严禁用草袋、塑料布掩盖。
(2) 挖好的桩孔及时安放钢筋笼,及时浇筑砼,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h,以防塌方。
(3) 保护好已成型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入桩孔时,不得碰坏孔壁。吊桶应垂直放置,防止因砼斜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土层造成夹土。
(4) 钢筋笼不能被泥浆污染,浇筑砼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并防止钢筋笼上浮。
(5) 桩孔砼浇筑完毕,应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桩顶的主筋或插筋扶正。
(6) 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和弯折钢筋。
二、质量要求
1、井桩质量要求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检验方法
1
标高
+3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