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游子吟》——感受母爱.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游子吟》——感受母爱.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8/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游子吟》——感受母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游子吟》——感受母爱
 
课题: 
《游子吟》——感受母爱 
课程简介: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更堪为其中三绝,千百年来光耀人间,滋润并哺育着华夏代代儿女。我所任教的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把学校打造成书香型校园,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游子吟》就是国学经典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中的一篇,通过《游子吟》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内容分析: 
《游子吟》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人只选取了一个看似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场景: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通过对母亲缝衣的细节和缘由,通过对母亲的神态、动作以及内心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人皆知的伟大母爱。
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新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学生们的学前知识储备差异大。有的孩子学前基础好,在入学前已经大量的识字和阅读,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对语文的了解不多,字词理解力相对较差。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本课教学,设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自制的精美课件,吸引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古诗精练的语言,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设计思路 
忆课文、引课题——知诗人、解诗题 ——解字词、悟诗意——连句意、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3、通过学忆能力。 
4、感受诗人对伟母爱的歌颂,陶冶纯洁高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读懂诗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借生日》     
师:谁还记得《借生日》一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讲的是小云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并祝她生日快乐,而小云得知妈妈从来不过自己的生日时又把礼物送给妈妈,同时也把生日借给了妈妈,体现了母女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引出本课的主题——母爱) 
二、感情导入   
  师: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以它的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迎得了人们喜爱。无数才情横溢的文人诗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无名篇,更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谁能背背你喜欢的诗篇呢?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诗篇或片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歌颂母爱的诗篇《游子吟》 三、新授   
1、知诗人,解诗题。  
(1)学生齐读诗题。  
(2)介绍时代背景。(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孟郊(751-814) 字东野,、协律郎。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孟郊的诗多是倾诉穷愁孤苦之作。教师补充: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因此了解作者的生世对理解本诗有一定的帮助。 
(3)解诗题: 
吟:就是吟诵,吟咏的意思  
教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