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8/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①余:我。忆:回忆。稚:幼小。
②张目:张大眼睛。对:面向,对着。
③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④藐:小。之:的。细:仔细。纹理:条纹。
⑤故:所以。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⑥成:发出。
⑦私拟:暗自比作。拟,比。于:在。
⑧则:那么,就。或:有时。
⑨果:果真。
⑩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⑪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⑫徐:慢慢地。以:用。
⑬.使:让。而:并且。
⑭作:当做。观:景观。
⑮唳(lì ):鸟鸣。为之:因此。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⑯以……为……:把……比作……。林:森林。土砾:土块。壑:山谷。
⑰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⑱兴:兴致。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体积大的东西)
⑲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⑳方:正。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之:代词,它指虾蟆。驱:驱赶。
《论语十则》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