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东方插花发展史.docx

格式:docx   大小:3,51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方插花发展史.docx

上传人:lu2yuwb 2021/8/12 文件大小:3.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方插花发展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方插花发展史
D
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挂上横幅“锦洞天”。当时还出现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器具,既能做容器,又能插花。
到了宋代,插花更为流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时兴插花,如杨万里有"青瓷瓶插紫薇花"的诗句。这时民间已有插花盛会****俗,有了制作插花用的花瓶的专业,也有了插花养护方面的理论,如《分门琐碎录》中说牡丹、芍药等先烧枝断处后插瓶,若花现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则色鲜如初。当时由于写意山水画,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作用。插花从构图到技法上都有了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作为借鉴,特别是文人插花,已从写实的技法发展到写意的技法。中国的插花艺术直到现在也是以唐宋以来的插花风格为基础的。
明代至清代,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已从一般的娱乐性质走向学术性质,渐渐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出现了不少造诣颇深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工于插花艺术,不少是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界的佼佼者,故其理论也是与诸艺术是互相渗透的,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袁宏道的《瓶史》、张德谦的《瓶花谱》、文震亨的《长物志》、沈复的《浮生六记》等。其中袁宏道的《瓶史》最为后世所推崇,它代表了中国的文人插花,是现存最早的插花论著,它从选择花材、插花器皿、插法、花的养护,以及到如何评赏等都作了论述,此书在日本的一些插花刊物里也时有被引用。此外,《遵生八笺》、《浮生六记》等,对插花的造型也是论述得十分生动和详尽的。这些插花理论的问世,为中国的插花艺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插花艺术沿****到近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很多大城市纷纷成立了研究插花艺术的团体,掀起了插花艺术的交流热潮,有的派员到国外去吸收外国插花艺术的精髓。城市里的花店星罗棋布,流动的摊档更是数不胜数。广州每年的迎春花市更是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真是"花潮人潮十里长,嫣红姹紫竞登场",可见人们喜爱插花的程度。中国现代的插花艺术不但继承了传统的风格,而且吸收了国外不少新的手法,是传统的插花艺术更具现代风采。
2、中国式插花的特点
我国人民崇尚自然,因此传统的中国式插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生动,色彩自然,与中国的园林、盆景艺术一样,是大自然的缩影。它采取自然界中优美生动的材料:花枝、草木、果实等,甚至连干枯的树头、树根、树叶、石头等都可以利用进行加工,赋予其再生的意义,使之富于画意又不露人工斧痕,富有装饰美而又不失自然风韵,它取材较为简洁,一叶一枝都具有高度概括力,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平和、雅淡的野趣,渐渐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而西式的插花则以明显的几何图形造型,与浓烈的色彩结合,强调了装饰性,强调了人为地因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的插花艺术也同样地具有中国画的这一艺术特点,是以表现大自然为形式,再通过作者情意的安排,以含蓄或表露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一种与形式统一,又超乎形式的意境。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