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念奴娇.赤壁怀古》.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8/1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念奴娇.赤壁怀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学****目标:
一、能熟知苏轼生平经历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二、结合诵读、课下注释,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文本内容;
三、能说出你从苏轼身上获得的启示。
环节一、读懂作者
目标:能说出苏轼的生平经历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简介词人】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侍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环节二、读懂作品
目标:,读出节奏;
、课下注释,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文本内容。
二、1.正音、划分节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2.结合诵读、课下注释,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文本内容:
因“乌台诗案”,你“有幸”谪居黄州。目睹了浩浩汤汤的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你曾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见到滔滔巨浪,你想到了自古以来的那些英雄人物被历史的巨浪冲刷而去。你走向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瑜鏖战的赤壁。那里有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波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见到如此雄洪壮阔、气势磅礴的江山奇景,你有感而发“江山如图画” ,不禁感慨如此美丽江山一时间不知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此时,你触景生情想起了当年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周瑜,娶了江东名门出生的绝代佳人小乔,春风得意、英姿奋发,豪气满怀。34岁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你用夸张的笔调,写了周郎的功成名就。再想想47岁的自己,爱妻已逝十余年,如今又贬谪至此,神游当年的战地,笑自己多情善感、壮志未酬,过早地生出满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