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学❷
必修
《化学键》
制作人:刘集中学吴拉马加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 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 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 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 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 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 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 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 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 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 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 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 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 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 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 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 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 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 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区分离子键、共价键的内涵;
2、 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 会书写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几种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用语;(重难点)
4、 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 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 件;
2、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 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 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4、 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 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 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 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 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 学方法。
【教学重点】
会书写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几种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用语
【教学难点】
会书写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几种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用语
教学用书、相关实验仪器和药品、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1课时
【导入】请同学们思考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
初中我们学习过的氯化钠的溶解实验等。
【教师讲解】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实验
氯气
【演示实验】(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
,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加热至
S 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
钠
J结论:钠在氯气
中燃烧生成了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2Na+CL=====2NaCl
(2)理论分析
Na 8 2(+17)Clp / / \ \
【教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