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进花果山》导学案
年级:二学科:数学主备人:李子孔修改使用人:—第二单元)第1、2课时总第课时
第步: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
2、 能够看懂图意,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得出得数。
3、 培养同学们第二问题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培养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二步:达成目标
【童真课堂情境预设】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喜欢孙悟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
到孙悟空的老家看看吧!
出示图片(花果山)
【温馨提示】 可以根据需 要让学生结 合自己已有 的知识,自主 交流对孙悟 空的认识。
【达标步骤与方法】
1、教学加法例1
投影:学生观察,说说图意。(学生自由发言)
提问:你们看见看到了什么?
(学生理由说)
师:有多少只猴子呢?
生:有5只猴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数出来的。
生1:地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5只猴子。
师:边做手势边说,把2只猴子和3只猴子合起来是5只猴子。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边做手势边说吗?
师;那么,怎样来表示呢?
师:根据同学们的算式肯定他们成果,与此同时介绍加法的意义。
把2和3合起来用可以用加法计算。
接着介绍加号以及算式的读法。
2、同学们,你们看见图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前后位讨论。
指名说。
请同学们完成29-30页的练习和问题口袋。
二、巩固练习:
1、 看图列式,体验加法的意义。让学生先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来 独立完成并交流为什么要这样算。
2、 口算练习
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填写口算结果外,还可以制作成口算卡片,经常性的 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温馨提示】 可以让学生 在已有知识 的基础上,充 当“小老师” 自己介绍加 法,教师进行 适当的归纳 和引导。
过程评价方法 注重学生的 经验和体验, 在活动中鼓 励和引导学 生自我表现。
3、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算式的练习活动,变换练习的形式,引起学生口 算的的兴趣。
4、算式与数的的比较大小,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交流,再来 总结经验。
6、综合性的练习,重点指导学生的算式的写法,让学生知道怎样写算 式才整洁、美观。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好,老师奖励大家,请同学们自己看图编一个有 关数学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第三步:反馈目标
【温馨提示】
5+3=
3+5=
4+5=
2+4=
1+4=
2+7=
4+3=
6+1 =
3+2=
3+4=
1+5=
3+1 =
【素养展评】
注意规范学
生的书写,让 学生养成保 持整洁的习 惯。
【反思升华】
这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接触的第一课,同学们看到手中的学具都很兴奋, 我们开始了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能够看懂图意,根据图意,列出算 式得出得数。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都得意体现。学生自立能力
强一些的这节课就很轻松,那些动作慢,就有些糟,有的甚至乱成一团,所以,
加强同学们的常规训练是必须的,而且要长抓不懈。
【拓展作业】
课堂总评
学生课堂表
现比较积
极,但是部
分学生态度
不够认真。
1、 我们班男生()人,女生()人,一共()人。
□ + □ = □
2、 你还能提一个加法问题吗?
年级:一学科:数学主备人:李子孔修改使用人: 第三课(单元)第3、4课时总第 课时
第步: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 学会对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规律的理解和学习。
2、 学生学会有关0的加法。
3、 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4、 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
【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数学学具盒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二步:达成目标
【童真课堂情境预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花果山野餐好吗?
请同学们看图,你都看什么?
请把你看到的,讲给小组同学听,看谁观察的认真仔细,故事讲的又好。
【温馨提示】 注意抓住学 生的学习兴 趣
【温馨提示】 可以采取小 组比赛的形 式来进行教 学。鼓励更多 的学生参加, 锻炼学生的 表达能力
过程评价方法 适时鼓励学 生,小组评价
【达标步骤与方法】
1、 老师看见这个小组的同学表现的真好,想奖励这个小队,你看老师 要准备几个小红花呢?
为什么要准备8个小红花?
请同学们看挂图,一个小朋友,带了很多的香肠,想分给同学们吃,你 说他应该需要多少跟根香肠?
我们应该计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