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6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doc

上传人:小s 2021/8/15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
再生段距离确定及系统富裕度计算:
再生段距离由光接口参数, 光传输损耗,光纤色散,接续水平等因素决定。 按照光传输衰耗、
色散,光系统分为衰耗受限系统和色散受限系统。再生段距离计算采用 ITU-
的最坏值法,即所有参数都按最坏值考虑。该法较为保守,计算的中继距离短,实际系统的 余度较大,但可以实现设备的横向兼容, 还可以在系统寿命终了 (所有系统和光缆余量均已
用尽)前,并处于允许的最恶劣环境条件下,仍保证系统指标要求。
再生段距离计算公式:
1)衰耗受限的再生段距离计算:
L1=(Pt-Pr-Pp-Mc- 刀 Ac)/(Af+As)
式中:L1 —
衰减受限再生段长度(km);
Pt — S
点寿命终了时光发送功率(
dBm);
Pr — R
点寿命终了时光接收灵敏度(
dBm);
Pp —
光通道功率代价(dB);
Mc —
光缆线路光功率余量(dB);
刀Ac— S, R点间其它连接器衰减之和(dB);
Af — 光纤衰减常数(dB/km);
As — 光缆固定接头平均衰减(dB/km)。
2)色散受限的再生段距离计算:
L2=Dmax/Dm
式中:Dmax — S、R间通道允许的最大总色散值(ps/nm);
Dm — 光纤工作波长范围内的最大色散系数( ps/());
L2 — 色散受限的再生段长度(km)。
根据以上两公式计算结果,取较小值即为再生段中继距离。
155M光接口
,
(2)
=[-15-(-28)-1-1]/(++)=
,
=[-5-(-34)-1-1]/(++)=
(3) ,
=[-5-(-34)-1-1]/(++)= 622M光接口 —
,
=[-15-(-28)-1-1]/(++)=
,
=[-3-(-28)-1-1]/(++)=
,
=[-3-(-28)-1-1]/(++)=
-
(1)
=[-5-(-18)-1-1]/(++)=
=[-5-(-18)-1-1]/(++)=
=[-2-(-28)-2-1]/(++)=
光传输中继距离
2009-03-01 00:06
一、 概述
为了规范合理地组建光传输网,光传输中继距离是前提。光传输中继传输距离与 设备的性能、所采用的光纤性能、两端光设备间线路传输的连接器件等有关。 传 输距离的长短影响着组建光传输网灵活性、投资规模。为提高我们组建光传输网 设计的科学性,有必要对各光中继传输距离进行核算。 下面将分别总结影响光传 输中继距离的各种因素及计算方法。
二、 影响光传输距离因素
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有很多, 不同的物理媒介会给信
号带来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