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年第 7期铁道建筑 Railway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0032 1995 (2009 )072 00012 04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综述答治华(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 摘要:为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高平顺性、高稳定性、达到高安全性和高舒适性的目标,保持路基纵向刚度的均匀性和良好的动力特性,从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到施工中对沉降控制、基床结构、不同工程类型的结构过渡和无砟轨道铺设前的综合评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中图分类号:U238;U2131 1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92 032 20;修回日期:20092 042 10 作者简介:答治华(1967—),男,甘肃镇原人,副研究员。京沪高速铁路全长 1318km,正线设计时速 300 kmΠ h,基础设施按 350kmΠ h考虑(含站内正线),采用无砟轨道并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车站范围不能与正线分隔的路基工程执行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能与正线明显分隔的路基工程根据站内轨道类型以及不同工程类型设置原则选用不同标准,咽喉区采用高速铁路技术标准。全线路基工程正线长度累计 2321 38km, 有软土路基、松软土路堤、岩溶路基、浸水路堤、下蜀黏土路基和黄土路基等。在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路基工程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强化路基基床结构设计、轨道基础竖向刚度出现突变的路堤与桥(涵)、路堤与路堑、路堑与隧道连接处的过渡结构设置、不同地基条件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设计等,以控制路基刚度和沉降变形,强化地基的地质勘察,严格执行路基地基处理和路堤填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做好路基沉降变形的分析与评估。 1路基工程的技术标准 11 1路基断面形式正线区间直线地段的路基面宽度双线为 131 6m、线间距为 51 0m,路基面形状为梯形,轨道混凝土底座范围为平面,边缘以外向两侧设 4%的横向排水坡,基床底层顶面及基床底层以下路堤顶面均做成向外 4% 的横向排水坡。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采用“路堤式路堑”断面形式,黄土路堑的路堤高度为基床表层厚度, 基床底层顶面至侧沟底部不小于 01 2m。 11 2基床结构、填料及压实标准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底层双层结构组成。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基床底层采用 A组、 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无砟轨道基床表层与混凝土支承层总厚度为 01 7 m,底层厚度为 21 3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不小于 01 4 m,并在无砟轨道混凝土支承层外至电缆槽内侧设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基床表层、底层压实标准按铁道部有关标准执行。 11 3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基床以下路堤优先选用 A组、 B组填料、 C组碎石和砾石类填料,当选用 C组细粒土填料时,根据土源性质进行改良后填筑。 11 4路基稳定性及变形控制标准 11 41 1稳定性要求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中,在系统分析地基土(含路堤、路堑各种地基条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埋藏规律、分层厚度及分层物理力学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路基设计参数及工程类型分布,进行工点横断面和纵断面稳定检算分析。稳定安全系数在考虑列车荷载时按照大于 11 25计算;在架桥荷载条件下的稳定安全系数按照大于 11 15计算;在采用预压措施时,预压荷载条件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