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LandandResourcesInformatization 基于网络存储虚拟化技术的海量 GIS数据存储方法研究米信息技术赵迪,孙海龙:,郑礼全(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工程分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 摘要:针对GIS数据存储特点,结合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网络存储虚拟化技术的GIS 数据存储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较好的解决了网络环境下GIS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关键词:网络存储;存储虚拟化;SAN;GIS数据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GIS系统涉及到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迅猛增长,海量数据存储的方式也从单机存储转变为网络存储,并且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存储整合和自动化的存储管理操作,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透明存储,存储管理用户仍然需要分别掌握不同存储设备的物理特性,才能对存储池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采用了存储虚拟化的技术,才能真正屏蔽具体存储设备的物理细节,为用户提供统一集中的存储管理。 1网络存储技术与GIS数据存储 、磁带、RAID到存储网络系统的发展历程。传统的直接存储(DAS)方式是存储设备附属于某个服务器,数据被局限在某个主机的控制之下,这种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分布式业务的需要,因而发展出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Il1就是将网络技术和存储I/O技术集成起来,利用网络的可寻址能力、即插即用和连接性、灵活性,存储的高性能和高效率,提供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取和共享服务,在超大数据量的存储管理、扩展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典型的网络存储技术有网络附加存储(— workAttachedStorage)和存储区域网(SAN,works)两种。 NAS技术是网络技术在存储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文苹编号:4481一(2()08)01—12-()4 它直接将存储设备挂在网上,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开放性;但缺点是与LAN共用同一物理网络,易形成拥塞而影响性能,特别在数据备份时性能较低,影响了它在企业级存储应用中的地位。 SAN技术【I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的使用光纤通道连接的高速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即将数据存储作为网络上的一个区域独立出来,在高度的设备和数据共享基础上,减轻了网络和服务器的负担。由于光纤通道的存储网和LAN分开,不仅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提供了很高的可靠性和强大的连续业务处理能力。在SAN中,系统扩展、数据迁移、数据本地备份、远程容灾数据备份和数据管理等都比较方便,整个SAN 成为一个统一管理的存储池(StoragePoo1)。SAN存储设备之间通过专用通道进行通信,不会占用服务器的资源,因此,非常适合超大容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由于具有这些优异的性能,SAN已经成为网络存储的主流,正在引发存储技术与使用的革命性变化。 GIS系统数据一般包含两部分,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与一般数据库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空间数据包含地理实体的坐标信息、几何信息与实体间的空间关系,适于描述二维、三维甚至多维分布的关于域的现象。空间数据比一般信息处理中的数据更复杂,主要体现在数据类型多、数据操纵复杂、数据输出形式多样化、数据量大等方面,并且在数据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非结构化的特征。目前,其存储方式主